第22章 众女择定(第 2/4 页)
刘彦觉得这高家二女过于热情,分看山君谢绝她的好意。
“小生和王兄商议好了,明日借荀舫主的花舫修学,温养一番学问。其他并无需求。”
高二不死心,又问:“那是否需要银两。公子之才令人喜爱,我愿资助银两,只当结交。”
“你多虑了。”荀舫主饮酒道:“公子在我花舫养学,我岂会受黄白之物?你如果想结交,不妨光明磊落些,暗藏心机叫人耻笑。”
“荀姐姐何故讥讽小妹,我哪里暗藏心机?我处处都是真心!”高二为自己辩驳。
封三娘及时制止道:“好了两位姐姐,今夜相谈甚欢,你们的旧怨莫拿出来搅扰兴致。不知公子腹中可还有佳作?诗会已至末尾,可否再添一彩?”
众人闻听,各自看刘公子。
自从他写下一篇《山居秋暝》,夺得一彩后便没再作诗,只与王寅、荀舫主、广平四杰品谈诗题。
中间高家曾请他作诗,他都婉言拒绝,口称‘小生心力不足,写不出第二篇佳作’。
这个借口也说得通。
王山君说:“文思如水,文光如墨,水墨相融,方能一笔写心中文采。写一篇好的佳作十分耗费文思心力,一旦心力不足,很难再写出好诗。”
刘彦便以此为借口搪塞高家。
高二真以为如此,中间没在提及。
现在两个时辰过去,她以为刘公子文思心力已然恢复,就想再索要一篇佳作,暗让封三娘来说。
刘彦不上套,说:“非小生不肯作诗,只因聪明不足,心中尚存一点灵光,不敢妄自使用它。不然明日读书修学,就要烦恼了。”
荀舫主厌恶高家索要无度,撇视说:“高二莫要竭泽而渔,公子还未入真学,心头那点灵光一旦耗尽,就极难恢复。”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