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第十五节 话说林家兄妹(第 4/4 页)
“按理说我应该去,可是这腿不方便,小茹她爹没文化,办不了事,要不,小杨,你代表大家去,大家觉得行不行?”大姐突然间问杨倩倩。杨倩倩一听可急了,用食指指着自已的鼻子,张大嘴惊恐地先发出一声“啊,”然后又问“派我去?接着说:“不行不行,我没有那个能力,而且这段时间我爸回老家了,小杰需要我照顾,我真没时间。”
“那三妹,你辛苦点,你有人源(云南方言,指有关系网),办事快,你就去吧,这不是违法乱纪的事,你就代表我们大家得了。”大姐劝三姐道。
“大姐,就因为我认识的人多,所以我更不应该去,人家一传出去还得了,现在键盘侠到处都是,防不胜防,我今早出门就眼皮跳,一只猫不知从哪儿窜出来撞我车上死了,我现在都惊魂未定,这明显的凶兆,我不能再去触霉头,否则对大家都不利。”三姐的一番话说得有理有据,说得大家无言以对,的确,她是大家的靠山,要是她倒了,找谁靠去?
“四妹夫,你看怎么办?你……”大姐话还没说完,四姐夫就说:“得了,大家都有理由不去,我理由也多着呢,我看这事就算了吧,咱们就当没说过这事吧,走,林意,回家去,大哥,你明天什么时候动身?我送你去。”说完“嘎吱”拉开椅子就要走人。
“你给我坐下!再耽误大家几分钟的时间,我看还是请第三方来介入这件事吧,该出的钱大家平摊,需要家人出面处理时,大家去一下,怎么样?我可不想有人在我背后诅咒我!你们看行不行?”二姐大声说。
“行啊,既然话都说到这份上了,那咱们就去请律师事务所去办去。”四姐夫说。
大家都同意了二姐的建议。这还用说吗?
很快,事情就有了水落石出,除了大哥和侄辈外,他们在公证处的临时会客厅见面了。律师和公证员把情况一一呈现出来:“一是林正辉离休30年工资约等于172万元,明细见复印件;二是他原来的房产在2002年1月5日过户给一起生活的林诗,因此,这已不算是林正辉老人的遗产。我们的建议是把林诗照顾老人的工作计算成工资,也就是按正常工资水平算出她应得部分,30年的工资计算出来约等于130万元,具体算法在文本中,剩下的42万元,5个兄妹均分,林天的份额由其妻子杨倩倩继承,也就是每家可以继承7万4千元,所有的调查取证已装订成册,你们过目,商议一下,如果今天能决定,认同我们的建议,今天就可以办理公证,如果觉得不可以,或者商议没结果,改天也行,如果你们不同意我们的调查结果,你们可以走司法途径。”
那一本装订好的纸质复印件和影相资料,目录,内容,一目了然,老爷子的工资几分几量都清清楚楚;二姐的各年工资算得明明白白,如果让我找出点纰漏,我还真找不出来。
“大家觉得怎么样?我觉得差不多就行,有些事就不要再提了,大家互相理解,你们说不是是?”四姐夫首先提出了自已的意见。
“我昨晚突然想起两件事来,第一件:老爷子要我在林意两口子开店时取了6万块出来给她家;第二件事:大姐家购房时老爷子也让我取了6万块出来给她家,我是有证据的,我今个把当年取款的银行小票找出来了,你们两家看看,没忘记吧?这不能忘记啊!”二姐面无表情,不慌不忙地说。
“那意思是我们俩家要把以前老爷子给的钱减掉,是吧?”四姐夫问公证处的律师。
“这个得经过你们双方先认定再研判。”律师对四姐夫说。
“我认。”大姐说。
“我也认。”四姐也说。
“那按程序办,我拟定一个关于你们几家分配遗产的文书,过目确认无误后,都签字按手印认定。”律师道。
“咱们先通知一大哥,听听大哥的意见如何?”经大姐这么一说,大家才想起,是呀,今天大哥没来,得先征求一下他的意见。杨倩倩马上视频了大哥,然后把所有的材料拍照发给大哥,大哥说,不用看了,如果大家觉得可以,他没意见。
“我现在手头没钱,容大家给我点时间去贷款。”二姐对大家说。
“您现在手头没钱,这我相信,是吧,你家房子城东一套城西一套,城中心一套,二姐夫不愧在银行工作,有眼光,有投资意识,这点值得我们大家学习。您是需要半个月还是半年的时间呢?还是更长?”四姐夫问二姐。
二姐想回嘴,旁边的二姐夫连忙制止道:“不要再斗嘴了,省点力气吧,我看大家都不容易,给我最多一个月的时间,你们先把帐号发给我,我到时候转帐给大家。”
关于遗产这事,暂且说到这儿,因为还没到结局,我不能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