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六章 准备殿试(第 3/4 页)
“这就是朕对本次殿试的构想,你们有什么意见,尽管提出来,朕会择善者而从之。”刘襄沉声说道。
晁错和贾谊对视一眼,贾谊起身恭敬一礼道:“回禀陛下,臣年纪尚轻,殿试是国之大事,臣二人参与出题,恐怕有所不妥!”
晁错连忙附声道:“臣二人只是博士,岂能同陛下和左右丞相共同出题,还请陛下收回成命,臣两人断不敢如此。”
“陛下,两位博士说的有道理,陛下任命他二人为博士,已经有许多博士表示不满,如今要是让二人参与殿试出题,臣恐怕…”驷钧恭敬一礼道。
“朕决定让晁错和贾谊参与出题,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晁错、贾谊你二人也不要妄自菲薄,你们的才华胜过朝堂多数臣子,若不是考虑到你二人年轻,朕不会只封你们为博士。”
“这次出题,朕也是有考虑的。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看法,人人的看法总是有不同。左右两位丞相有长者的看法、你二人有年轻人的看法,朕也有朕的看法。”
“朕要对所有考生自行全面的考察,选出真正的国家栋梁之材,为我大汉效力。这便是朕选你二人参与出题的原因,不必有什么顾虑。”刘襄缓缓说道。
“谢陛下信任!”晁错和贾谊恭敬一礼道。
“右丞相、左丞相你两人可有什么异议?”刘襄问道。
“回禀陛下,没有异议!”驷钧和张苍恭敬道。
接着刘襄让宫人全部退下,只留下两位丞相和两位博士。
刘襄结合自己后世的记忆,把自己对考试题目的想法告知几人,在君臣几人的讨论声中,大汉的第一份考试试卷诞生了。
因为在齐国时刘襄已经弄出了印刷术,所以这一次殿试的试卷都是由少府统一印刷出来的,二百多套试卷印刷完毕后,刘襄专门安排了一队羽林卫看守试卷。
应试人员名单由长安派快马传到大汉各郡国,在应试名单上的士子自然是欣喜若狂,奔告乡亲。在郡里官吏的催促声中收拾好行李,由郡里派人护送到长安。
济南郡
“爹,您不用送。”一位儒生打扮的中年人对着身后的年老人说道。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