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一百八十四章 绣衣卫(第 1/3 页)

    汉朝是中国历史上首个倡导以孝治天下的朝代,汉朝的统治者继承了先秦儒家的孝文化,逐渐形成了一套完整而严密的伦理文化。

    汉朝开国皇帝刘邦就公开标榜要以“孝”治天下,做了皇帝后,五日一朝刘太公,从未断过。后来有人提出“国无二主,君不能拜臣”的话后,刘邦直接将父亲刘太公尊称为太上皇,继续五日一朝。

    孝惠皇帝继位后,受制于吕后;孝武皇帝继位后,先受制于窦太后、后受制于王太后,皆是由于汉朝是以孝治天下。

    孔丘曰:“昔者明王事父孝,故事天明;事母孝,故事地察;长幼顺,故上下治。天地明察,神明彰矣。故虽天子,必有尊也,言有父也;必有先也,言有兄也。宗庙致敬,不忘亲也;修身慎行,恐辱先也。宗庙致敬,鬼神著矣。孝悌之至,通于神明,光于四海,无所不通。”

    汉武帝在窦太后逝世后就已经大权在握,可对于母亲王娡干政一直是百般忍受,最后利用窦婴和田蚡之事,才让王太后不能干预朝政。

    汉武帝面对汉朝以孝治天下的原则,选择了钓鱼执法,窦婴被田蚡和王娡陷害,汉武帝故作不知,从而一举将影响自己的外戚势力打压。

    当年春秋三小霸之首的郑庄公可谓是中国钓鱼执法第一人,通过钓鱼执法,名正言顺的收拾了自己的弟弟。

    当年庄公的母亲武姜在生郑庄公的时候受到了惊吓,所以一直不喜欢这个儿子,还给他取了一个不好的名字叫“寤生”。

    相对的,武姜对小儿子叔段却非常宠爱。甚至多次想要郑武公把叔段立为太子,却被郑武公以嫡长子继承的理由拒绝了。

    郑庄公即位后,武姜依然毫不改变自己的态度,继续厌恶郑庄公,溺爱叔段。她要求郑庄公给叔段一块上好的封地,郑庄公便把“京”这块地赐给了弟弟。

    按照当时的制度,一国的国都必须是该国最大的城邑,其他的城邑最大不能超过国都的三分之一,而姬段所在的京超过了郑国国都新郑的三分之一。

    大臣们都非常不满,要求换一块封地,可郑庄公却一意孤行,以母命不可为为由,坚持给了叔段。此后还不断答应叔段的无礼要求,让叔段的野心越来越大,国人也对叔段越来越不满。

    最后郑庄公假意离开国都,叔段果然起了攻入国都、自立为国君的想法,率兵攻打国都,被早有防备的郑庄公打败。

    郑庄公为了不使得自己背上“不孝”的骂名,故意打着孝敬母亲的名义放纵弟弟叔段,最后名正言顺的收拾了心怀不轨的母亲和弟弟。

    对待淮南王刘长,刘襄只能学习郑庄公和汉武帝进行钓鱼执法,不能直接动手。

    “朱兄,如今九处有多少人?”刘襄问道。

    朱昕闻言一愣,随即恭敬道:“回禀陛下,如今九处有密探七百余名,主要分布在长安、各诸侯国国都、三千户以上的彻侯封地。”

    刘襄闻言闭目沉思起来,那个武帝创立的机构,他在思考要不要现在成立起来。

    -->>(第 1/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 神话之后 仙人消失之后 彼岸之主 五仙门 叩问仙道 修真高手的田园生活 玄鉴仙族 阵问长生 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 魔门败类 我在凡人科学修仙 山河志异 武圣! 盖世双谐 修仙琐录 过河卒 剑啸灵霄 志怪书 托身白刃里,浪迹红尘中
最多阅读 神话之后 剑来 仙逆 志怪书 最强兵王混花都 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 剑啸灵霄 武圣! 谋局 乡野超级仙农 过河卒 仙父 我的傲娇学姐 大夏文圣 洪荒之儒圣 不朽凡人 修仙从摆地摊开始 修真门派掌门路 星戒 阵问长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