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安排(第 2/4 页)
这些人利用道家在民间声望为自己牟利的同时,还开始败坏道家一直以来的形象。
李冥等一众道家高层得知此事后,自然不可能让这些人继续败坏道家的名声,立刻召集门内所有弟子出山,只要不是道家原本建立的据点,不由分说尽数铲平。
不仅如此,还要揪出其身后的势力,彻底斩草除根。
一番举动下来,散落在民间的邪道为之一清,除了一些不要命的江湖人士,百家之中已经没有人敢顶风作案了。
不过,这种办法终究只是治标不治本,一旦道家退去难保这些人不会卷土重来,为了彻底解决这件事情,李冥专程赶到咸阳与嬴政商议此事。
经过两人的商议后,一种类似于度牒的道籍被设计出来,大秦境内的道家弟子都会被记录在册并颁发道籍。
道籍上有秦国与道家两家的印玺为凭证,这还只是开始,想开设道观不仅仅需要道籍,还需要道家内部的同意。
只有得到道家允许,认为你有资格开设道观后,你才能自己选择地方建设道观,而道观具体要建立在那里,还需要经过当地政府的同意,并画出具体位置。
道观内平民百姓前来上香不允许收取任何费用,当然,若是有大户人家愿意慷慨解囊也不是不可以收取费用,只是,这些钱抛出道观日常必需开销外,剩下的钱都要花在当地百姓身上。
如果是灾年就用来救济百姓,随说以大秦现在的情况,即便是灾年,只要你有大秦的正式身份,再怎么样也不至于饿肚子。
原因无他,只因在李冥和嬴政的努力下,这种风险早已被尽数嫁接到其他人身上。
现在的大秦,即便是整年颗粒无收,仅凭从周边获取的肉食都基本足够养活所有大秦百姓。
其中,肉食的主要来源当然是广袤无垠的大海,那里有经过墨家改造后的玄武日夜不停的捕捞。
而捕捞上来的鱼类都会被做成鱼干,然后,通过气车运输到中原,完全脱水的鱼干储存条件良好的情况下,存放一年基本不成问题。
当然,随着大秦人口不断飙升,仅靠鱼干肉干不可能满足需求,还需要产出更加丰厚的农作物才行。
李冥对此当然也提出了解决办法,只是,这个解决办法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不断努力才行。
这个办法很简单,就是开设农学院,专门培养人研究农学,如果,其中能出现一位“圣人”,那么类似饥荒的事情将彻底与大秦无关。
只是,这种想法很难实现,圣人可不是那么好出现的,不要说华夏了,世界历史上能以农学封圣的人也只有一位。
这位圣人,若是放在古代毫不夸张的说,流芳百世,名传千古,那只是最基本的,说是万家生佛感觉都有些轻了……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