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九章 江东鲁子敬(第 3/4 页)
“唉,真是的,干嘛要想这么多。”苏毅心中暗叹道。
现在,苏毅终于明白了,为什么想到司马徽,有时候会有一种莫名的亲切感。
就是因为司马徽那句“你并不属于这片天地”,虽然当时心跳加速,可事后想想,这也算是在这个年代,出现的与前世有关的一丝瓜葛。
心里产生亲切感,也是在所难免。
以后,一定要将自己与这个年代的隔离打破。
不单单是要改变自己,也要改变这个时代。
苏毅在想,假如有朝一日,天下人的思想都能变成前世那样,自己的心里也就不会孤单了吧。
只是,改变世人根深蒂固的思想,这比一统天下还要难上千万倍。
甚至,这个过程会流更多的血,会死更多的人。
罢了,着急也是无用。
一步一步,慢慢来吧。
心念至此,苏毅闭上双眼,终于进入梦乡。
……
……
与此同时。
江东。
柴桑。
虽是深夜,可州衙内却灯火通明。
“主公,曹操大军袭来,刘琮不战而降,刘备落败而走,现在,江陵又已失陷,接下来曹操兵锋所指,必定是我江东之地,如今,形势已然不容乐观。”
说话之人乃是一名文士,体貌魁伟,外表忠厚,一身正气凛然。
“子敬,据我所知,曹操麾下精锐虎豹骑,在当阳景山被一把大火烧得损失惨重,既如此,可见曹军战力一般,又有何惧哉?”
一个男子端坐于上位,他的年龄不大,约摸只有二十多岁,紫髯碧眼,目有精光,方颐大口,形貌奇伟异于常人。
这二人正是孙权与鲁肃。
曹操大军南下,刘琮举州请降,这一消息传至江东,有如一座小山扔进大湖,瞬间引起惊涛骇浪。
孙权大惊之下,急忙屯兵于柴桑郡。
听闻江陵又落入曹操之手,这才连夜召集众谋士商议,如何抵御曹操接下来的攻势。
“景山一战曹军大败,与刘备麾下的一名谋士有关,此人名叫苏毅,字怀恒,有神鬼莫测之能,那日大战,他引天火降世,将虎豹骑焚烧殆尽,只不过,现在他已经失去踪迹,或许是死于乱军之中。
然而,就算苏毅仍存活于世,亦是无法撼动大局,要知道,曹操的军队有数十万之众,几千虎豹骑的损失,并不能影响局势。我江东之军力与曹操相比,悬殊可谓是巨大,主公如若掉以轻心,必然会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鲁肃面色微沉,双眉拧成疙瘩,就连胳膊上的青筋都看得清清楚楚。
他一边说话,一边心中思量。
主公年纪尚小,对于一些大事,恐难以把控得住,值此危难关头,我必须挺身而出,为江东生死存亡搏上一搏。
“多谢先生提醒,兵者,国之大事也,是我考虑得不够慎重。”孙权微微颔首,望向鲁肃,沉声说道。
“不知主公如何看待荆州之地?”
“子敬心中有何想法,不妨直接说来。”
“荆州与我江东土地临近,江山险固,士民殷富,主公如若据而有之,必成帝王之业!”鲁肃双眸微抬,眼中跳动着闪烁的光彩。
孙权肃容:“先生一言,如拨云雾而见青天,只是,曹操大军即将袭来,江东自保尚且困难,又何谈向外扩张?”
“主公勿忧,在下心中早已良策。”鲁肃拱手抱拳。
“哦?此话当真?”
鲁肃来回踱着步,面带思索,随即快速说道:“今刘表新亡,刘备屯于江夏,在下请命以吊丧之名前行江夏,劝说刘备与江东结盟,共破曹操,刘备如若从命,则大事可定矣。”
“先生之计妙哉!”
孙权当即大喜,“那便请先生携带赍礼,前往江夏吊丧。”
“明日我便出发。”
鲁肃抱拳领命。
“先生辛苦了。”孙权回礼道。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