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刘备的第一位军师(第 3/4 页)
“愿闻其详。”刘备略一犹豫,说道
徐庶摩挲着的卢马颈上雪白的鬃毛,缓缓说道:“使君如有仇怨之人,可将此马赐之,待妨过此人,然后乘之,自然可保无事。”
刘备面色一变,不快地说道:“此等害人利已之事,备万万不敢行,本以为先生必是贤才,可竟教我不正之术。”
“久闻使君乃仁德之士,在下不敢轻信,故以此言相探。”徐庶仰天大笑,面带喜色:“现在看来,果真名不虚传。”
刘备这才恍然大悟,“竟是如此。”
“才士易得,明主难求,元直终遇明主矣。”苏毅抚掌大笑。
“自我来到荆州,常闻新野乡下有民谣传出,新野牧,刘皇叔,自到此,民丰足。由此足见使君仁德之心。”徐庶面露动容之色。
他本就是急公好义之人,对于刘备的仁义与贤德,心中自是敬佩不已。
“备安敢言仁德二字。”刘备拱手应道。
“主公,元直乃是襄阳名士,精通兵法,熟悉战阵,经义学问,谋略计策,皆为上等,主公可拜为军师,调练本部人马,必然大有裨益。”苏毅没有思考,当即开口说道。
徐庶微微侧目,看向苏毅的面庞。
对于苏毅的夸赞与推举,从徐庶的表情中就能够看得出来,他心中有三分诧异,三分感激。
“怀恒所言,亦是我心中所想。”刘备看着徐庶,眼中尽是欢喜,“企盼先生助我成就大事。”
徐庶大为所动,面带感怀之色,朝刘备躬身作揖道:“主公!”
“元直先生,快快起身。”
刘备扶起徐庶,脸上的欣喜越发的浓烈。
对于刘备此时此刻的感受,苏毅心中完全能够明白与理解。
自黄巾起义以来,刘备一路战败,东逃西窜,没有过一日安宁。
他麾下虽有关羽,张飞,赵云此等万人敌的武将,可却没有一个胸怀韬略,算无遗策的文臣。
孙乾、糜竺、简雍等辈,按照水镜先生司马徽的评价,他们都只是白面书生,而非经纶济世之才士。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