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156章 姑苏田庄收入(第 1/4 页)

    茶室中。

    贾芸和薛蟠正说着话,外面忽然来了个小丫鬟,欠身道:“芸二爷,门外有个叫倪二的说要见您。”

    “额,请他请来说话。”贾芸开口道。

    丫鬟行了一礼后,退走了。

    不一会儿,倪二被领到茶室, 向贾芸行礼道:“小的见过老爷。”

    贾芸点了点头,问:“你这些天在田庄上和甄家交接的怎么样了?”

    “回老爷话,小的和薛家派来的管事一起,和甄家的管事在田庄上作了交接,可能是甄家那边打了招呼,交接起来颇为顺利, 倒没出什么幺蛾子。”

    倪儿说完后, 从袖子里抽出一张纸,递给贾芸, 道:“这是小的前些天和甄家管事,一同去衙门备案的五万亩地的地契,已经过户到老爷名下了。”

    贾芸将地契接过来看了看,塞到袖子里,然后又问:“田庄的佃户是个什么情况?”

    倪二道:“老爷的这些田全是上田,水源充足,沟渠等灌溉设施齐备稳固,年产量高,加上甄家这些年庇护,佃户们不用向官府缴税。”

    “农闲的时候他们再养蚕织布,补贴家用,日子虽谈不上大户大贵,却也还都过得去。”

    贾芸点了点头,这个情况跟他预料的差不多。

    七分地三分水的姑苏是典型的江南水乡,更是享誉全国的“鱼米之乡”。

    姑苏很早的时候就种植水稻,是我国稻作农业的发祥地之一。

    每年出产的水稻都源源不断地运往北方,姑苏也就有了“苏湖熟, 天下足”的美誉。

    当然了, 上千年来,农民的耕种方式没有根本改变,他们一直过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日子,辛苦得很。

    佃户能吃饱饭,年底能扯上几尺布,做件新衣裳穿,那就是万幸了。

    贾芸想了想,又问:“甄家之前收的租子是几成?”

    “因不用向官府缴税,所以甄家收的七成租子,就这还有许多佃户抢着干!”倪二笑着说。

    顿了顿,他继续道:“老爷,咱们家的地在苏南,如果种植水稻,一年两熟,早稻在七月下旬,晚稻在十月中下旬成熟,这样一算,其实佃户收成是不差的。”

    贾芸微笑道:“那就好,你有没有调查这些年咱们家的地,亩产大致是多少?”

    “六七百斤左右, 只要不遇到灾年,亩产基本可以维持在六百五十斤左右。”倪二回道。

    贾芸心里大致默了一下。

    -->>(第 1/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骗了康熙 谍影:命令与征服 我在现代留过学 活埋大清朝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大清要完 晋末长剑 我的谍战岁月 机战:先驱者的归来 不是吧君子也防 大唐腾飞之路 寒门崛起 万历明君 红楼琏二爷 大明烟火 机战之无限边境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蜀汉之庄稼汉 北齐怪谈
最多阅读 民国之文豪崛起 全世界的醋都被你吃了 小老板 万历明君 晋末长剑 大魏宫廷 末日走私商 我家娘子,不对劲 圣女请安分 大秦之开局获得王者系统 江湖三女侠 回到明朝当朱标 大明话事人 机战:先驱者的归来 沉溺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我的谍战岁月 天下枭雄 我的公公叫康熙 地下城降临,我成了魔王执政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