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七章 冬月,姐夫揍舅子(第 1/4 页)
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尤其是皇帝身边,没过几天,便有风声传出来了。
先是陛下下诏,把奴儿干都司那边的几万靖难罪人的苦役给免了,虽说没让他们回来,但也让都司派了大夫给他们瞧病,又给分了地,与普通百姓无异。
然后便是数百人或从军,或入锦衣卫,或放下刀剑,换上读书人的青衿。
小道消息传言,这些都是曾经跟在建文皇帝身边的人。
人生在世,所图不过功名爵禄,不要以为这些人都对建文皇帝忠心耿耿,以前他们是没办法,身份是反贼,不能投军,不能科举;现在陛下待他们与子民一般无二,谁还去过东躲西藏的生活啊!
确实有那么些个人,长辈当年被牵连处死,可雷霆雨露,俱是君恩,君父怎么可能杀错呢?肯定是当年长辈们冥顽不灵!
再然后,鸡鸣寺里那个新来的和尚的身份也隐隐传了出来。
大臣们都讳莫如深,这是皇帝的家事,谁敢妄言?传出半点闲言碎语,让锦衣卫或者新组建的东厂番狗听见,一家老小的脑袋不要了?
朝中不少建文旧臣,可也没哪个不知死的去鸡鸣寺见旧主!躲都来不及呢!
时光翩然,转眼间已是冬月。
最近李煜过的很惬意。
二叔汉王俩月前就解了禁足,可没等在应天蹦跶呢,就被老爷子撵去了顺天府,筹备北伐事宜。
汉王不在,三叔孤掌难鸣,索性也跟着去了北平。
入冬以后,天气渐渐凉爽了起来,老爷子却嫌这南方的冬天不下雪,没个冬天的样子,又阴冷潮湿的很,不如北方爽利。
上个月,御驾便去了顺天府,留下太孙监国,以及太子辅政。
老爷子是故意的,让太子爷听太孙的,临走前也得给大胖儿子添点堵。
太子爷宽心的很,什么辅政,儿子将国事打理的井井有条,不用自己费心,他反倒落得清闲。
整日里逗猫遛狗,操心一下儿子大婚的事,身体还好了许多。
老虎不在家,猴子称大王,除了军事,大明朝里里外外的大事小情现如今都是李煜说了算,每天过的相当充实。
工部尚书宋礼也去了顺天府,带着钟山皇庄的那一批工匠过去的,正在王忠的辅助下,在顺天府兴建大量的水泥工坊。
交趾那边,英国公张辅于神投海大破陈军水师,擒其首领七十五人,又率军驻扎于乂安府,大肆“招纳本地土人北上务工”,目前运送第一批土人的大船已经抵达天津卫。
户部尚书夏元吉主持的新盐经销会也圆满落幕,洁白如雪的新盐一出,盐商趋之若鹜。
经过李煜提点,夏元吉在经销会上玩出了新花样。
现如今,盐商不光要运粮北上换取新盐引,还要按照区域代理原则,缴纳加盟费,保证金,光这一手,就一次性捞了三千多万两白银。
这可不是大明宝钞,也不是粮食,丝帛,而是现钱!
其中一大半是白花花的银两,剩余的,则是小部分黄金,一眼望不到边的成车铜钱。
-->>(第 1/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