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6章(第 2/3 页)
流放地之五,黔州府曾统领重庆渝东南、贵州铜仁、湖北锷西、湖南新晃、广西玉林等地,这里也是流放皇亲国戚、朝廷重臣的场所。被贬此地的有唐太宗的舅哥长孙无忌、唐高宗太子梁王李忠、唐太子李承干等人。
但是。
你以为到了流放的地方,你就可以自由了吗?
不!
到了那里,你就是个做着无尽苦力的人,自由依然被限制着。也就是说,你依然是一个囚徒,以及奴隶。
虽说,在华夏历史上,这些流放之地,也有不少,因为这些人,而变得生机勃勃,得到了一些发展。
但是,这些流放的人,永远都是为当地驻军服务的。甚至,龙炎还有刺配一说!也就是说,不管你是王公大臣,还是平民百姓,只要被流放,都会被刺青,这个刺青,你一辈子都消除不掉。
所以。
不管怎么说。
流放,他们就还是囚犯。
但这刘大豪的长文中,竟然刻意说出,用他们去教化蛮夷,共同管理西域!
尤其是那句“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更为让众文武震惊。
这是什么意思?
古代流放的惩罚,本来就是因为汉人,孝道文化,故乡文化深重,将他们流放至偏僻边疆,永生不能回故土,便是对他们最大的精神折磨。
-->>(第 2/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