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七十六章武当山(第 2/3 页)

    宋真宗赵恒因避所尊圣祖赵玄朗名讳,改玄武为真武,尊为“佑圣帝君”。

    据《太上说玄天大圣真武本传神咒妙经》记,玄武是太上老君第八十二化身,在武当山修炼四十二年,功成道满,升天成神,被玉皇大帝封为“玄天上帝”等,镇守北方,因此,武当山被道教尊为玄天真武上帝的修炼圣地。

    武当派是华夏道教的一个重要流派,是“以武当山为本山, 以信仰真武——玄武, 重视内丹修炼,擅长雷法及符箓,强调忠孝伦理、三教融合为主要特征的”一个道教派别。

    武当派由张三丰于创立,其主要特点是:以崇拜“真武大帝”为主神,主张三教合一,以“道”为三教共同之源,重内丹丹法,主张性命双修。

    现今又分内家武学与修真钻研丹道。

    周遭景色,也是美不胜收,从山脚下抬眼远眺,那一段红褐色的裸露山峰就是古武当山的主峰,由于距离比在山门时近些了,主峰更真切了些,在四周群山、植被的衬托下,没有了采石场的感觉,有了悬崖峭壁险峻、嶙峋的真切,感受到了它的挺拔、峻峭,有了风景的灵性。

    它拔地参天,气势磅礴,最高处是五个形状各异的山峰,在靠北面的两座山峰间有一座长长的吊桥相连,顿时使山峰有了风景的亮点,书上说古武当山主峰是五个高大的仙人在聚会。

    江成注意到有一处地方有到剑痕,就询问了带路的道士,这青年道士就讲述了为何有道剑痕。

    原来那块“划剑石”在道教的历史中也非同寻常,相传为真武大帝上山前为坚定修炼意志,划地成河,与其母亲痛心疾首分别处。

    路边的这条干河沟就是当年真武大帝拔出随身携带的宝剑,在他与依依不舍的母亲之间划开的河,将其母亲隔开在了河的对岸,辞别慈母上山修炼,终于功成飞天。

    谷鯄

    江成无不赞叹着,随后一路上又询问了张真人的一些情况,青年道士说不上热情,但也知道是拜访武当的,也讲述了张真人一些事情给江成他们听。

    不觉又到一座石板小房前,旁边立一块板状巨石路标,箭头左边指向:通天壁,右边指向:盘龙道。

    登顶心切,无疑选择“通天壁”离峰顶最近,直通山顶。

    抬眼望去,红褐色的石砌登山台阶直通半山腰,台阶正好修建主峰前面一座低矮的小山山梁的脊背上,随山梁上下跌宕起伏。

    人走在上面犹如在一条长长巨龙背上攀登,真是大自然的天造地设,更是把攀登山峰的道路选在了!

    江成和黛绮丝跟着青年道士,上了台阶。

    山路两旁此时已是满眼苍翠,松树、柏树、山杨树、核桃树,株株入画;喇叭花、牵牛花、夜来香、野菊花在山风的吹拂下,摇曳飘逸,各色蝴蝶翩翩飞舞其间。近景入像,远景如画。

    蓦然间,再抬头眺望主峰,悬崖峭壁,突兀而出,怪石林立,威武雄壮,更凸现出主峰的粗旷和阳刚,如巨人,如天神,一座神山的气质油然浮出!

    江成不由得想到,只有真武大帝才配入主此山!正如武当山的另一种释义:非真武不敢当之也!

    -->>(第 2/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 神话之后 仙人消失之后 彼岸之主 五仙门 叩问仙道 修真高手的田园生活 玄鉴仙族 阵问长生 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 魔门败类 我在凡人科学修仙 山河志异 武圣! 盖世双谐 修仙琐录 过河卒 剑啸灵霄 志怪书 托身白刃里,浪迹红尘中
最多阅读 神话之后 剑来 仙逆 大夏文圣 志怪书 剑啸灵霄 不朽凡人 谋局 武圣! 过河卒 乡野超级仙农 最强兵王混花都 仙父 冰河洗剑录 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 修真门派掌门路 洪荒:截教副教主 我师叔是林正英 你们修仙,我种田 低调在修仙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