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如何安置难民(第 2/3 页)
永德帝看出武安侯的意思,他想把爵位传给二儿子,表弟回家之后说不定要如何被父亲打压,被兄弟排挤,弄得不好定会父子失和,兄弟阋墙。他不如借此时机再封个爵位,这样就免了两兄弟相争,温家一门两侯何等风光,表弟半生漂泊劳苦,若是能家中和睦,尽享富贵岂不美哉。
永德帝想得很好,却是被御史台的顾长升递上的一份武安郡太守的奏折打乱了计划。
武安郡太守奏报西南大将军温亦辉勾结其妻宁氏侄儿,即丰兆县县令宁学友,在边关胡作非为,竟敢圈农田建庄园,致百姓流离失所,怨声载道。
奏折上清楚的写着,丰兆县与温大将军合谋,把丰兆县所属靠近边关一带的三个村子,近万亩良田尽归温大将军之女名下。可怜村中百姓痛失家园,无田可耕,饥寒交迫,后写血书联名状告温大将军及丰兆县县令,如今宁学友已被革职看押,所有证物均送入京城。
顾大人言词激烈,直言温大将军打退燕军固有大功,但强占良田亦有大过,实不配封赏侯爵之位,且如查证属实,更应从重处罚。
当时温大将军辩解,这三个村庄因受燕国兵害已经荒芜,且女儿是买下的土地而不是强占。
顾大人拿出丰兆县的账簿道,账上并无这笔款项,且库房之中也无这笔银两进出。
温大将军想了下又辩解说不是用银两交易,而是用粮食换取的,当时中洲难民近千人来到丰兆县外,宁县令无法安置,于是用田地和女儿交换了粮食,而且女儿建庄子也是为了安置难民的。
听了这个说法满堂官员皆失笑,中洲旱灾皇上早早派户部送去了粮食,灾情立刻就得到了缓解,哪里来的中洲近千难民,温大将军找的这个借口未免太过草率了。
事出突然,温大将军无凭无据,更是难以自圆其说,于是好好的庆功领奖的局面立刻演变成了一场闹剧,永德帝以待查为由止住了争论,立下大功的温大将军只得一个闭门思过的圣谕而收场。
十天之后,丰兆县令宁学友在押解途中被杀,温大将军杀人灭口的传言喧嚣尘上,此事温大将军有理也说不清了,最后被永德帝一句功过相抵、庄子没收而草草了事。
当时的永德帝就想过这事儿太过巧合,且有许多疑点没有查明,可能表弟是被冤枉了,而如今的永德帝自是不能让这样的事再发生。
望向温婉儿疑惑的双眼,永德帝解释道:“你父亲让你放手去做是对你的爱护,皇上固然会念及情份关照你父亲一二,但也不能太过,至少不能越过国政法理。此事关键在于你是帮朝廷出面安置难民,本是天大的功劳,何必让你父担上骂名。”
温婉儿点头道:“这也曾这样想过,更怕父亲受到我的连累。不过我可不是帮朝廷,更不想要什么功劳,我只是觉得活在这个世上的百姓太苦了,想帮帮那些落难的百姓罢了。”
永德帝看着温婉儿的目光中带着慈爱,这是一个善良的孩子,不凶的时候其实也满可爱的。
东方青云问道:“那可有什么办法,既能安置好难民,又能不连累大将军和宁县令的?”
-->>(第 2/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