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计划(第 1/4 页)
段峰到家的时候爸妈都没回,段峰便拿出一个空白笔记本,给自己写下了一个简单至极的计划:
计划1:实验一中。
计划2:清北大学。
实验一中是江城市最好的高中,每年江城市20多万初中毕业生,只有几百人能够考进这所学校。
最好的学生+最好的老师,可以说进了这所学校,就是一只脚迈进了大学的校门,别的学校本科录取率只有30%~50%,可是这所学校的本科率高达98%!
至于清北,也是段峰的一个梦想,哪怕是重生了,段峰也不敢保证自己能考上。
如果说考上大学看的是你是否努力了,那考上清北仅仅努力是不够的,得看你是否能找到学习方法,是否有学习天赋。
段峰上辈子一直混迹在江城这么个二线城市。不能说差,毕竟是土著,比起那些三四线城市的打工仔跑到江城来,要好过不少。
但是收入上,却比不得那些北漂一族。
至于北京土著,那更是没得比。
前世流传着一个说法,说是最牛逼的教育成长经历应该算北七代。
什么意思呢?
就是从幼儿园开始,读的就是清北幼儿园,然后清北附小,清北附中初中部,清北附中高中部,清北大学本科,清北大学硕士生,清北大学博士生。
段峰自己成不了北七代,但是段峰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成,甚至比北七代更牛逼。
除开教育因素,四九城也是段峰不得不来的地方。
江城这个二线城市,算是发展的很好的二线,可是二线城市和一线城市的差距真的可以用天差地别来形容。
就比如说肯德基麦当劳这样的快餐连锁品牌进驻时间。
肯德基麦当劳的选址是很讲究的,国民经济情况便是它们的重要参考指标,而这也能反应一个城市的经济基本面。
从1987年第一家快餐店落户四九城,整整十年之后这些洋品牌才传到了江城。
再以地铁为例,一个城市修建地铁,那代表着这个城市的综合实力,人口,经济,交通状况。
说句大白话,能修建地铁,说明这个城市已经发展到一定程度了!
江城是什么时候修建的地铁?段峰回忆了一下,似乎是2014年才通车!
而魔都这些一线城市,90年代就通车了!
这就是20年的发展差距!
而四九城呢?
-->>(第 1/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