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六章:过往(第 3/4 页)
于是他给自己身边帝师下达了一个命令,正面与这位侠女对决,并夺走太皇剑。
帝师的内心并不愿意答应,
但是孙承宗和神宗朱翊钧在每次游历江湖之前都有个约定,一出皇宫就没有君臣,只有师徒了。
这意味着闯荡江湖时朱翊钧什么都得听老师的,
但是孙承宗给了自己的小弟子一个待遇,那就是可以用皇帝的身份提三次要求,孙承宗必须答应。
这次外出游历,一路上朱翊钧已经用掉了两个命令,而这是最后一个命令,抢夺俞静君手中的太皇剑,而且必须是正面对决,不能靠阴险的计谋。
于是一位紫禁城的帝师和一位西域赫赫有名的青衣侠女展开了对决,这一战两人从黎明斗到黄昏,只打的双方精疲力尽也没有分出胜负。
不得已双方罢手,孙承宗本想就此以和局结束这场争斗,然而年少轻狂的神宗朱翊钧却擅自替自己老师与俞静君定下了三日之约,约定三日之后再比一次。
三日之后,俞静君赴约,两人再次大战一场,又是不分胜负,朱翊钧再次要约定三日以后再战,然而第三次的三日之约,俞静君没有出现。
神宗和帝师没有等到对手,孙承宗告诉年少的皇帝,俞静君可能遇到了危险,无法应邀前来。
事实上确实如此,俞静君因为和孙承宗两次决战,损耗了大量元气,因而被那些早已觊觎太皇剑的宵小之徒偷袭,陷入困境,不得不逃遁以求自保。
此事不为人所知晓,只是回宫之后,神宗改变了主意,他见识到了俞静君的武功,与自己敬佩的老师不相上下,便有了招揽这位女子进宫,为自己所用的想法。”
白玉汤将黄纸上所记载的一大串文字,一口气读完,喘了几口气。
…………
然而此时没有人能料到,远在紫禁城乾清宫里,当事人神宗也正亲口在与他人讲述这个故事。
神宗朱翊钧的声音低沉
“当初的朕尚还年轻,心思跳脱,对于一个武功能与帝师不分高下的高手,心生崇敬,于是便希望将其招入宫中,给予其帝师的地位和相应的身份,希望她能为朝廷所用。
于是朕便让东厂的人替朕去找寻这位女子,朕对当时东厂下达了命令,告诉他们不能伤害你的娘亲,要好言相劝,礼贤下士。
然而,一年之后,朕得到的确实一场噩耗,东厂的人找到了你的娘亲,也传达了意愿,可是她却已身中剧毒,时日无多了。”
女刺客咬牙道:“下毒的人就是东厂,是他们杀害了我的娘亲,夺走了太皇剑,换句话说是你害死了我的娘亲!”
神宗没有反驳,点了点头道:“孙承宗也是这么推断的,他说是朕当初任性的命令害死了俞静君,
但没有任何证据可以证明,你娘亲俞静君被东厂所杀,所以朕无法追问其责任。
因为此事,帝师对朕起了意见,还要因为这件事告老还乡,朕不应允,
他便发狠,跪在养心殿三天三夜,之后我没办法,只能提出要求,若孙承宗能完成要求,才答应他告老还乡,于是孙承宗领旨出发去北方平定叛乱,之后他便音讯全无。
朕知道,他可能那次前往北方是一心求死。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