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乐极生悲(第 3/4 页)
听到巩州知州的声音,盛长槐才稍微冷静了一下,他现在是巩州的主心骨,无论发生天大的事情,他都不能乱,长吐了一口气,将王韶的信件递给巩州知州。
不明所以的巩州知州看完信件,如同被雷击一般,呆呆的站立着,手里的信件悄然落到地上,他却丝毫没有发现,喃喃的说道。
“这。
。这。
。大相公他们是干嘛吃的。
。
后宫干政。
这是大忌啊。
。他们竟不管吗。
。
”
原来,王韶信中带来了一个天大的坏消息,河东路进军不顺,魏国公负伤,董平和韩国公家的老五在朔州守了两天,还是没守住,虽然他们二人都是难得的将才,麾下兵力没有损失多少,及时撤出了朔州。
但是,辽军趁着大宋出征,设了引蛇出洞之计,让雁门关守军以为有机可乘,弃关出兵,却被辽军埋伏,损失惨重,要不是董平和韩老五及时回撤,雁门关几乎失守。
朝中得到此消息,在英国公的举荐下,韩国公临危受命,以五十多岁的高龄前去河东路稳定军心,但是,河东路进军不顺利,河北路收复三州却比河东路进军失利的消息更早到达。
大宋皇帝为了巩固战果,将汴京禁军调了一部分前往河北路支援,韩国公那边就没法派更多禁军了,大部分都是从各州调派的厢军。在这个时候,有人给官家出了个主意,让官家下旨,让勋贵们将手里的亲卫队交出来,以他们为骨干,在辅以各州调派的厢军,足够建立起一只三四万人的军队。
从王韶的书信中,他已经得到了消息,出这个主意的,不是旁人,正是官家宠爱的刘贵妃,所以巩州知州他才会说出什么后宫不得干政的言论。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