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八十五章 巧舌如簧,可抵兵马两三万(第 3/4 页)
不过施云话锋一转又说道:“快意恩仇固然很好,但是诸位既然愿意问问我施云的意见,将我看在眼里,那么我还有一推心置腹的话,不知道各位兄弟愿不愿意听。”
这哪有什么愿意不愿意的,你都没说呢,何况就是你要说什么不好听的,看在那些盔甲的份上,大家肯定都会忍着嘛!
当即都大声答应,“施云兄弟尽管畅所欲言!”
“兄弟有话直说,咱们兄弟之间,不说两家话。”
一时间好似施云真就与他们关系铁到不行。
这就是富裕的好处啊!
施云道:“既然各位兄弟愿意听,我就直说了。各位兄弟潜伏于山林之间,虽然纵横南北,快意逍遥,但是也不得不为以后想一想啊!”
“这如今孙刘大战,若是孙权大胜而归,依照孙氏对于会稽几番动兵,难道他们会放过各位兄弟们,莫要说兄弟们不去报仇,就是乖乖的在山林之中不冒头,孙权也不肯将这大片土地拱手相让吧。”
“到那时候,孙权既然外无忧患,有的是时间,兵力来清缴大家,那时候大家可就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回天乏术了啊!”
施云顿了一顿,接着说道:“若是孙权战败,刘使君掌握了扬州,各位兄弟又何必在山林之中,忍受湿瘴毒虫,在这里受苦。又浪费了一身才华,不能为国出力,又不能封妻荫子,光宗耀祖。”
“依我看不如投靠刘使君,大家一起建功立业,一起当官,一起过好日子去。”
“诸位以为如何?”
施云说到底是要说降这些人。
这话一出,大家还在犹豫。
“施云兄弟,不知这刘使君,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啊?”
“刘使君乃天下贤臣,匡扶社稷,爱民如子。如今天下动乱,各方百姓无不渴望归于刘使君账下。”
“诸位却不知道,刘使君不过带着几个随从,乘舟而下,那豫章郡,庐陵郡太守,孙权的两个堂兄望风而降。各位,孙权的兄弟都投靠了刘使君,可知刘使君是多么得民心,孙权又是多么残暴的一个人,比之其兄长孙策还要残暴啊,所以他自己的兄弟一有机会赶紧投靠了刘使君,如今每日锦衣玉食,乐不思吴啊。”(此吴乃吴郡之吴。)
施云大吹一通。
“刘使君跨大江南下不过一年时间,如今已经获得交州与扬州大半!如此雄才伟略,谁人能敌,那孙权父子三世基业,区区一个扬州还管不好,这一次他必然是要败亡啊!”
这对比太鲜明了,这些不懂局势的人真是被施云忽悠的找不到北。
论实力刘备这边是两州半,孙权这里半州。
论个人刘备一年打下一州半,孙权父子三辈子多少年如今半个扬州都拿不住。
论为人,孙权自己哥哥都投靠刘备了,还有什么好说的。
如此看来,孙权是必败无疑啊!
这个时候,要不要下个赌注呢?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