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两百五十八章 技术,政治,思想(第 1/4 页)

    众人一阵惊疑。

    马良开口问道:“先生,这明明是上好的盐,怎么说失败了呢?”

    两个老盐匠也抬着苦巴巴的脸,粗糙黢黑的大手对比着手心里白花花的盐,大胆开口道:“董大人,这确实是上好的盐啊!老汉制卤煎盐多年,从来没有见过成色这么好的盐啊!”

    董良当然知道这些是好盐, 即便是整个封建社会,再如何纯净的盐也仅仅是不停的熬煮,去除杂质,但是没有涉及到根本的问题。那些东西都是近现代化学出现后才真正解决掉的。

    董良这里手法虽然粗糙,但是却实实在在的去除了大量的有害的化学物质,在东汉末年, 绝对是跨时代的好盐。

    董良看着疑惑的众人, 答道:“今天的实验说成功也算是成功,但说失败也算是失败。”

    “我有意革新制盐工艺, 让咱们的百姓吃盐方便,吃盐安全。今天虽然是成功制作出了好盐,但是这种制作工艺太复杂,无法得到大规模的普及,耗时耗力,并不能真正的改变百姓们吃盐的现状。”

    董良让刘备在南海开盐场,就是想发挥脑洞,利用大自然的力量来减少董良印象中的沿海盐户需要烧火煮盐的辛苦。

    可是如今虽然晒盐成功,但是提纯盐的步骤比烧柴煮盐还要麻烦,反而增加了工作量。

    诚然,虽然工作量增加了,但是得到的是好盐,而不是老百姓平时用的粗盐。然而,虽然董良让百姓吃上了放心盐,但是没有得到想象中的工作量大幅度削减的情况。

    并且今天的实验是在官府, 众人合力才小心翼翼的控制好了温度, 但是这种情况很显然不适用于大规模的农民的操作。毕竟气温是要看天的意思, 这时候也没有中央空调。没有专业的厂房, 作坊里的温度是跟随天气来的。

    按照这种方法需要短时间内换三种十分相近的温度,很显然是不现实的。

    “今天的实验对于我们制盐工艺改革的初衷来说,虽然失败了。但是今天经验却是非常有价值的。”

    董良对着记录官和马良说道。

    “今天的实验步骤详细的记录下来,让学堂的学生去学习。诸如温度的概念,硝石和水的反应,从粗盐里提取出来的物质是什么,控制温度的变量实验方法,以及溶解度的概念等,这些东西都要让感兴趣的学生去探索。”

    “今天可以看到,有些东西是实实在在的存在的自然规律,这种东西就是我在学堂里一直告诉大家的自然科学。他们有他们的一套规律,是不会因为我们人的爱恨,善恶而改变的。这些东西有点像是墨家的工匠活,但是也有点差别。”

    “总之是很有价值的,学生们可以去探讨除了硝石和水,还有什么是可以发生反应的,各种可以融化在水里的东西的溶解度又有哪些变化, 除了水可以液化,气化, 固化,其他诸如钢铁之流呢?”

    董良说着,记录员与马良如痴如醉的听着,他们好似已经沉浸在了董良描绘的奇妙自然世界里。

    “自然之中有很多规律值得我们探讨,类似于法家,儒家等是用来解决我们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而自然规律却是用来解释日月星辰,山川河流以及万事万物之间的关系的。并且掌握这种规律,则可以让粮食增产,吃盐方便等等一系列对于我们有利的影响。正如当初将直辕犁改为屈辕犁一般,一点小小的改动就变的省时省力,可以翻耕的更深。这些原理,难道学生们都掌握了吗?”

    董良说着说着就严肃了起来,不过并不是对于学堂以及众人的不满,因为董良知道,现实就是这样,东汉末年哪里有有科学的概念。董良提到这个问题总是有些执念。中华文明是很优秀的,人民是勤劳而聪明的。

    许多影响世界的发明由我们创造,一直以来都有大量的成果领先的西方上千年。但是却大多都是经验的总结。也许是因为我们太务实?我们有敏锐的眼光可以发现自然和生活中的特殊现象,并且能很聪明加以利用,但是却止步于此不再进行原理的深究。

    -->>(第 1/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 神话之后 仙人消失之后 彼岸之主 五仙门 叩问仙道 修真高手的田园生活 玄鉴仙族 阵问长生 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 魔门败类 我在凡人科学修仙 山河志异 武圣! 盖世双谐 修仙琐录 过河卒 剑啸灵霄 志怪书 托身白刃里,浪迹红尘中
最多阅读 仙逆 剑来 诡异降临 异香 知北游 洪荒之青虚 洪荒之截教仙童 仙府道途 从杀猪开始修仙 我的老婆是空姐 农门悍妻 我能看到隐藏机缘 从笑傲开始的江湖路 从县令开始的签到生活 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 神话之后 九转混沌诀 不聊斋 惟我独仙 帝国第一纨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