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两百七十章 巨寇西行 大将南征(第 1/4 页)

    天柱山约莫位于大别山正东方位。

    不过大别山是一条大山脉,西北东南走向。

    天柱山对应大别山的东南角。

    如今雨水浇透了江淮之间,处处河沟水塘浑水满溢。

    大地泥泞不堪。

    山间除了有些洪积扇处可能有洪水泛滥,小溪间流水暴涨,山洪爆发外,也还有点优势对应于平地。

    即真正的大洪水淹没不了山头,而山上石头多, 多少有个下脚的地方。

    也许不是每个人都那么认为,如果是董良,他一定希望待在有石头的地方胜过平地,因为他实在是对会将人的鞋子都拽下来的烂泥深恶痛绝。

    雨带已经过去了,但是庐江郡境内的泛滥的大水还没有退去。

    似乎史书上并没有什么洪水的记载,但是对于郡县残破的江淮之间,水利废弛, 和网密布,平地处于高山之下, 天然的聚水处。

    河网里随便溢出来一些水流,就足以让这片本来就湿润的土地洪水泛滥。

    江淮之间似乎自古以来就因为特殊的地理位置受难,再后又要因为地上黄河,不得已承接大量的排水任务,多灾多难,也令人慨叹。

    而如今将近七八万人在这天柱山下聚集,乌压压盖住水面,俗话说人一满万,无边无沿,人满十万,彻地连天。

    这虽然不到十万,但是离彻地连天也差不了多少了。

    这些人大多都是百姓,一群妇孺老弱。

    不知因何聚集在此,只看见高处有侍卫林立, 挂三竿大旗,一个雷字,一个陈字,一个梅字。

    要说这是谁呢?

    不是别人正是如今横行在庐江之间劫掠的几名巨寇,雷绪、陈兰、梅乾。

    呵!梅乾,没钱......

    言归正传,这几个人的来历说来话长,原本乃是骷髅王袁术的部下。

    袁术死后,他们三人就举兵上万,在江淮之间劫掠为生,这庐江郡郡县残破。

    当然,庐江的郡县残破也不能全怪他们,骷髅王袁术也贡献了不小的力量。

    这三人有兵马上万,虽然未必多么强,但是横行在江淮之间很少有人来啃这一块骨头。

    如今他们面临两个选择,一个是扬州刺史刘馥的招揽,一个是卫将军刘备刘玄德的招揽。

    最终在孙乾的三寸不烂之舌下,他们决定,前往豫章,投奔刘备。

    这庐江在短短一年的时间内,可以说是风云变幻,令人目不暇接。

    原来的扬州刺史是严象。

    建安初年, 因为才华很高擢拜尚书郎。兼有文武,荀彧作为督军、御史中丞,与严象一起讨伐袁术。袁术病死,拜扬州刺史,举孙权为茂才。

    看起来是曹操的人,还举荐了孙权,结果他被孙策任命的庐江太守李术杀了。

    然后曹操忙于官渡之战,没有功夫收拾这边的残局,于是就派了刘馥前来。

    刘馥是个能人,受命后,单枪匹马来到合肥空城,在那里建立了扬州的新治所。几乎和刘表年轻的时候差不多。更关键的是虽然没有宗贼掣肘,但是合肥几乎是个空城,他一手建起来的。

    按照原进程,他应该在这里耕耘七八年去世。

    -->>(第 1/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 神话之后 仙人消失之后 彼岸之主 五仙门 叩问仙道 修真高手的田园生活 玄鉴仙族 阵问长生 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 魔门败类 我在凡人科学修仙 山河志异 武圣! 盖世双谐 修仙琐录 过河卒 剑啸灵霄 志怪书 托身白刃里,浪迹红尘中
最多阅读 蓁蓁美人心 仙逆 剑来 诡异降临 异香 知北游 洪荒之青虚 从笑傲开始的江湖路 我的老婆是空姐 仙府道途 洪荒之截教仙童 从杀猪开始修仙 帝国第一纨绔 神话之后 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 道门念经人 从县令开始的签到生活 不聊斋 农门悍妻 仙子你不对劲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