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一十三章 农书(第 1/4 页)
县衙的大堂有糜竺和孙孙乾简雍等人处理一些公务。
在后面的院子里,却是改成了一个大学堂。
一群文质彬彬的读书人,排排坐,老老实实的听着前面那一脸沧桑的老农民讲话了。
老农不识字,面前的大黑板他一笔没动,都是旁边的助教帮他执笔。
他信口的说,只是将一切经验进行输出, 要靠旁边两个写字快的助教迅速总结出来要点,写在黑板上供听课的官员们抄写。
老农很是拘谨,在官衙又是给那么多读书人讲课。
一开始放不开,斜着眼低着头的念经一样的讲。
不过在助教频频帮忙,时不时递上茶水,无微不至的照顾, 而这些当官的学生们又个个毕恭毕敬, 时不时提出一些问题来,他也逐渐进入了状态, 慢慢的红光满面的,声音也洪亮起来。
像他这样的老农有五个。
都是董良在南昌县搜罗来的,著名的在乡间种地产量高的人家。
而且一询问,还是从中原逃难来的。
种过旱地,种过水田,耕作经验,丰富,耕作技术高。
让他们来给这些分配到董良手下的劝农官们传授种地的经验。
而这些官员已经对于农业有过早期的学习和预备。
他们都在董良的组织下进行了《氾胜之书》的学习。
《氾胜之书》为西汉晚期的一部重要农学著作,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农书。
汜胜之是汉成帝时期的议郎,在关中平原地区教民耕种。
这部农书,是他对西汉黄河流域的农业生产经验和操作技术的总结,包括耕作的基本原则、播种日期的选择、种子处理、个别作物的栽培、收获、留种和贮藏技术﹑区种法等。
可以说功德无量了。
-->>(第 1/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