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五章 别秦钟 见晴雯(第 2/3 页)
贾母还不待说什么, 李纨忙上前道:“老祖宗,我们这三年多, 对四妹妹是关心的少了, 但是四妹妹未必不是愿意的, 设想一下,她要是还在咱们府里, 就不可能出的去,我们也不可能舍得她一个人走那么远啊!老祖宗不要想太多,四妹妹这是因祸得福。”
“是啊!因祸得福, 可是这祸是我们给的,福却是人家自己赚来的。”
李纨因为贾兰一年着科举考中了童生,他没有去景山学院读书,而是去了皇家书院做伴读,自此以后李纨整个人都精神了。
她渐渐的把对丈夫的思念都转移到了儿子身上, 儿子的成长, 让她看到了生活的希望, 再加了掌管着大观园内的事宜, 每天有事可做,也不至于胡思乱想了。偶尔能与王熙凤一起陪着贾母说笑几句。
宝玉在礼部也接到了通知,准备迎接南安郡王和女使凯旋。他同时接到了消息,秦钟要远行,宝玉只好告了假。礼部尚书捋着胡子,笑眯眯的道:“女使要回来了, 这是不仅是朝廷的喜事儿,也是贵府的喜事儿,贤侄快去吧!回去给家里送个信儿。家里也得准备准备。”
宝玉没有说自己要去送秦钟,只得胡乱答应着, 溜了出来, 绕了个弯子直接去了秦家与秦钟告了别,说等他出发的时候就不来送他了。自己也要当值的。
秦钟没想到宝玉还能记得与自己的同窗之谊, 当初自己为了进贾家的族学, 有意走近宝玉,后又因先他考中后先离他, 现在他能不计前嫌来送自己,已经很够意思了。
秦钟也知道这一外派是明升暗降,回来的日子遥遥无期,家中老父亲娇妻弱儿都得放下。自己也没的选择, 自己出仕以来,一直在忠顺王爷手下做事, 现在也容不得自己质疑。
宝玉在秦家只略坐了坐就回了家,在门上听说了晴雯的事儿,生怕晴雯受了苛待,就一溜烟的跑回了贾母的屋里。
见王夫人和李纨也在,宝玉挨个都问候了一遍,贾母见他回来,笑盈盈的道:“这都是当了官的人了,怎么还像个孩子似的,没个稳重劲儿,风风火火的。”
宝玉道:“老祖宗,孙儿这不是听说了四妹妹的消息,就回来给您报喜了吗?”
“还用你报喜啊!你父亲下了朝就回来说了,吓得什么似的连辞呈都没往上递。”
宝玉道:“父亲正值壮年,现在就是递了辞呈,皇上定会挽留的。”
贾母故意道:“我问你啊!你四妹妹不在宁国府的事儿,你是不是早就知道了?”
宝玉忙道:“老祖宗错怪孙儿了,孙儿连宁国府都进不去,怎么可能知道呢?”
贾母道:“是啊!岂止是你,连你二嫂子、你大嫂子,还有你娘都不知道。一会儿我问问三丫头,我就不信,她也不知道。”
-->>(第 2/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