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八章 回收胭脂铺(第 2/3 页)
王熙凤听这话,倒像是老太太的意思,面上虽然红了,但心里还是敬佩的。两人直说到快天亮才各自休息。
待中秋过后,惜春算计着刘姥姥家应该收完了秋了,接下来就应该种反季蔬菜了,担心刘姥姥因为银钱不够,不敢大肆的做起来,就写了一封信,请来了贾芸,让他帮自己送信给刘姥姥去。另外带了五百两银票给刘姥姥,另外给了两包蔬菜种子辣椒和西红柿。
这贾芸原也不认识什么刘姥姥,心里正打着鼓,惜春把地址说给了她,贾芸这才踏实的去了。当天晚上就回来了,不仅拿了刘姥姥的回信,还拿回了三百两银票。
惜春看了信,上面以画图为主,穿插着很少的几个字,像是什么密码一样,倒也把意思表达清楚了。惜春连看带猜的,也能明白其中的意思,嘴角不由的弯起了一个弧度。
贾芸看了笑呵呵的道:“那个刘姥姥还说等头茬反季蔬菜下来,要亲自来看姑娘,说多谢姑娘给了本钱,现在她们一家按照姑娘说的位置买了一片地,地不多,就二十几亩。但该有的东西都有。”
惜春在刘姥姥的信里也看明白了,这带温泉的地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好在刘姥姥有这样的机缘,竟然买到了。惜春笑道:“有时候人穷,不是自己没有本事,只是机缘未到。”
贾芸听了深以为然,道:“那刘姥姥也是这个意思,她说年后卖菜就赚了些银子,想来看姑娘的,但怕冲撞了,没敢来,我跟她说了,姑娘现在在宁国府住着,让她以后可以直接来宁国府找姑娘。”
惜春笑道:“你倒机灵。”
贾芸笑笑道:“刘姥姥真是个实在人,她说留下二百两银子,冬天给棚子里的蔬菜取暧,再有一个冬天就能给姑娘分红了。她用不到那么多钱,就让我带回来了。”
惜春笑道:“她倒是个实在的,人情是人情,买卖是买卖。”说完又给贾芸一张一百两的银票道:“你用这银票给刘姥姥家买辆牛车,就说是我的话,方便她以后进城卖菜。”
贾芸道:“买个上好的牛车也就五六十两,用不了这么多。”
惜春道:“你留下十两做辛苦钱,剩下的给刘姥姥,让她买草买料的养这头牛,还要给牛车做好保温,要不辛苦种出来的蔬菜还没运进城呢!就又冻了,到时候怕是就卖不上价钱了。”
贾芸一听还有自己的好处,就更殷勤的帮着惜春去做事了。
转眼到了九月初,惜春的三个铺子都送帐册上来,晴雯看完了,把胭脂铺子的帐册拿给惜春看了。
惜春一看,没有自己买的那批胭脂,就对晴雯道:“你怎么看”
-->>(第 2/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