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章 曹昂要去宛城(第 3/4 页)
曹昂在曹营中一直没有职务,哪怕在两年前被举为孝廉。
而曹恪自己现在都已经升任中郎将了。
曹操这次让大儿子随自己南征宛城,很明显是为了让他去镀金。
曹昂有了军功,曹操也有理由请天子给他儿子授官。
曹恪明白其中的隐情,便不再坚持自己的意见,说道:“兄长想去就去吧,只是堂嫂答应么?”
“她其实是支持我去的。”曹昂道,“好男儿志在四方,岂能一天到晚呆在家里。”
“说得也是。”
曹恪笑了笑,最终决定不再劝阻曹昂去宛城。
人家追求进步,想要上战场立功,你干嘛要阻止他?
至于曹昂去宛城后会不会仍然像原本历史上那样死于非命,曹恪不敢保证。
他能做的,就是尽量想办法避免历史上的悲剧重演。
不管是曹昂、典韦还是自己的便宜大哥曹惠,曹恪都想保住。
甚至,他希望张绣、贾诩都是真心归顺,只是因为曹操的一系列失误不得不反,而不是诈降。
原因无他,张绣、贾诩要是真心归顺的话,意味着宛城之战真是因为曹操的失误造成的。
只要搞定了曹操,不让他犯那些本不应该犯的错,不就可以让张绣、贾诩二人安心呆在曹营,不再生出反叛之心了吗?
其实,就算张、贾二人是诈降,曹恪也有办法试探出来,并想办法搞定他们。
历史上,贾诩再次投降曹操之后,正是因为知道自己是贰臣,且与曹操有杀子之仇,才在曹营小心翼翼地做事,夹着尾巴做人,凡事谨言慎行。
反观张绣,就没那么好的运气了。
据野史记载,宛城之战十年后,张绣曾去参加曹丕举办的一次宴会,结果被针对。
在那次宴会中,曹丕怒骂张绣,说你杀了我兄长,还有什么脸面跑来见人?
张绣闻言,心不自安,于是自我了断了。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