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献发石车图纸(第 3/3 页)
曹恪道:“小侄三个月前在城山里处理**害民事件时,曾听当地的百姓说过,在柳泉乡东南三十里处,有座茱萸山。
“是吗?”曹操问道, “贤侄可曾派人去查探过?”
“派了的。”曹恪道,“小侄曾让曹大福带五十个斥候按照乡民们提供的路线赶到茱萸山。斥候们到了之后,发现那座山方园十余里,有大小山头数十座。山上树木葱郁,足够我数万大军隐藏。山南有条东西向的官道,是从武原前来彭城的必经之路。”
曹操闻言大喜,吩咐帐中卫兵:“取舆图来!”
少顷,有个卫兵去取了张绘制有徐州地形的舆图来,放到曹操的公案上。
曹操摊开地图,让曹恪和戏志才近前。
他在舆图上比划了一会儿,最终将手指重重地点在彭城和武原之间的一座山的标志上面。
那座山的标志下面,赫然写着茱萸山三个小字。
戏志才道:“武原距离我彭城东郊大营百余里,距离茱萸山六十里。陶恭祖明晚到武原,最快后天早上才能出发前来彭城。主公要到茱萸山设伏的话,应在后天早上动身,抢在敌军赶到之前占据山头要地。”
曹操颔首道:“说得是,我后天凌晨就领兵前去,到山上部署伏兵。”
曹恪道:“陶家军按照日行六十里的常规行军速度计算的话,应该会在后天下午赶到茱萸山附近扎营,不会过山,毕竟那时天都快黑了。”
曹操道:“也就是说,他并不会如期进入我军的伏击圈?”
“不错。”曹恪道,“因此我建议大伯用诱敌之计,引诱他进入山脚下我军的伏击圈。”
“如何诱敌?”曹操问道。
曹恪道:“大伯后天率大军赶到茱萸山之后,安排一半人马埋伏在山道北侧树林中,然后让另一半军马主动前去寻找陶家军决战,在战斗中佯败而逃。陶恭祖一心要击退我军,解除彭城之围,见我军战败,定会得意忘形,挥师追赶,以图尽快将我大军赶出徐州。等他的兵马追到山下,我军伏兵再一齐出击,与佯败的另一半军马夹击敌军。陶家军被杀得措手不及,只有败退的份了。”
曹操又问戏志才:“舍侄这个主意如何?”
“曹司马此计大妙!”戏志才由衷地赞叹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