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救援亢父(上)(第 3/4 页)
一营少则千人,多则上万。
事后,朱灵出于仰慕的心理,自愿留在曹操身边。
他带来的人马,大部分留在了曹营,只有一小部分返回邺城复命。
曹操这时又亲自写了封书信,交给王必,让他到邺城后亲自交到袁绍手上。
王必上前接过书信,将之收好,这才退下。
曹操最终决定由自己亲率二万五千人马东征徐州,又安排荀彧和夏侯惇统兵万人留守。
各路东征人马,须在八月二十四日之前赶到定陶集结。
曹操安排停当,又和荀彧等人商量了一下出征细节,这才让众人离开。
曹德出了州牧府大堂,进了旁边的厢房,吩咐一个心腹卫士换上驿卒的衣服,准备骑快马回无盐见曹恪,传达自己的调兵之令。
他又让人取来笔、墨、砚以及一块白色绢帛,写了封调令。
写好之后,他又取出随身携带的印章,盖在调令上,之后才将公文放进信封中,并将印绶和书信一同交给那个随从。
信件封皮上,有“八百里加急”五个大字。
那人收好调令和印信,转身出了厢房,到马棚牵出自己的马匹骑上,然后出了州牧府,离开鄄城。每隔三十里就到驿站里换一次马,以日行八百里的速度朝无盐方向疾驰。
曹德的调令和印绶在当天晚上就被那个卫士带到无盐龙山大营,放到曹恪的案头。
曹恪看了调令,又从曹德的卫士口中得知陶谦领兵进犯兖州的情报,不由得大吃一惊。
那个叫陶谦的老者是不是拿错剧本了?
他怎么和电视剧里演的不一样?
不应该是曹操为报家仇怒而兴师,举兵东征,杀得徐州血流成河吗?
现在怎么颠倒过来了?
曹操这会儿还没去打徐州呢,陶谦反倒主动跑过来招惹他。
不过这样也好。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