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组建天雄军(第 2/4 页)
大司农府和曹恪的住宅之间, 有拱门相连。
这样一来,曹恪既得了一座专门属于自己的宅院, 又没有和老爹分家,不至于引来世人非议。
却说原无盐营到许都后,驻扎在城西五十里外的灞陵桥军营。
曹操也没有让他们全部返回东平原驻地的打算,只是抽调高顺的陷阵营回无盐驻守。
高顺此时也因为迎奉天子之功升任中郎将,再呆在灞陵桥军营也不合适,毕竟他的职位和曹恪平级。
两个中郎将共管一个军营,下面的校尉、军司马、军候等将领有事的时候听谁的?
曹恪猜测曹操或许就是基于这层考虑,才把高顺调回无盐,毕竟东平那边也要兵马驻守。
他后来得知朝廷准备任命程昱为东平相,于是派曹大福带着数百亲兵前往无盐,将蔡琬等人接到鄄城郊外的箕山坞堡暂住,准备等这边的四进大院建成之后,再将妻子以及十余个小妾接过来同住。
至于曹德的那些留在无盐的侍妾、仆人、侍卫,都由曹大福负责接到鄄城。
曹操决意迎奉天子,并将大汉朝的都城迁到许都之后,曹嵩并没有搬家的打算,仍然带着族人在鄄城箕山坞堡里居住、生活。
在等待曹操赏赐宅院的日子里, 曹恪也没有闲着, 着手在军中练兵。
因驻地变动, 他手下这支兵马不再称为无盐营,而改称灞陵营,只因大营座落在许都城东的灞陵河边。
新的无盐营,专指高顺的陷阵营,只因曹操让他们返回东平国的无盐龙山大营驻扎。
曹恪在高顺带着陷阵营离开之后,征得曹操同意,将灞陵营中的人马分成中、前、左、右、后五部。
其中原来由曹恪亲领的无盐营左部改为灞陵营中部,由军司马潘璋统领。
中部兵力,有长枪手千人,骑兵三百。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