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吴质出仕(求票)(第 2/4 页)
吴质道:“只是家境寒微,买不起书,只好找人去借。”
曹德笑道:“足下真是好学!你向犬子借的那两册《左传》,不知拿到了么?”
“拿到了,多谢府君和小郎君。”
曹德又问道:“除了《左传》之外,足下平常还喜欢借些什么书来看?”
“儒教和法家典籍,还有史家名篇,比如《诗经》、《春秋》、《孟子》、《史记》以及《韩非子》等等。”
曹德听吴质说自己也看法家典籍,皱了皱眉,道:“本朝武帝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法家可是异端。”
曹恪见老爹面色不善,似有为难吴质之意。
正要和稀泥时,听见吴质说道:“本朝宣帝曾言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奈何纯以德教,用周政乎?”
“霸道者法也,王道者儒也。治理天下,就该儒法结合,以儒为表,以法为里,而不是只用儒,或只用法,而将其他学说弃之如敝履。”
“如果只用儒教,就会如王莽故事,天下大乱。只用法家,也会像秦朝那样落得个二世而亡。”
听了吴质这番辩解,曹德一时竟然无话可说,不知如何反驳。
曹恪这时不由得想起后世某位伟人提出的“猫论”,说道:“不管白猫黑猫,只要能抓住老鼠的,那就是好猫。管他什么儒家、法家、墨家、道家,只要能有利于成就大业的,那就是好家。”
曹德听完儿子的高论,惊得呆愣了半晌。
吴质眼前一亮,颔首道:“小郎君说得对,不管白猫黑猫,只要能帮府君抓住老鼠的,那就是好猫。”
曹德似乎是被说服了,思量片刻,说道:“此言有理。”
又道:“足下辩才无碍,又通文墨,不知可愿在我的东平国相府担任记室史?”
记室史,全称主记室史,是州、郡、县各级衙署中负责文书记录、催督期会的官员,位在主记室掾之下,相当于后世的办公室秘书。
吴质大喜过望。他抑制住自己心中的激动之情,拱手道:“承蒙府君抬举,晚生感激不尽,愿投身麾下,效犬马之劳。只是……”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