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偶遇吴质(第 2/4 页)
除了善于玩弄权术之外,他还会写诗作赋,是文才仅次于建安七子的大作家。
吴质听了曹恪的言话,觉得有些奇怪,心说我很有名气吗?你怎么这么问话,难道听人说过济阴有个名叫吴质的才子?
嘴上却客气地说道:“在下确是吴质,不知足下姓甚名谁,郡望何处?”
“在下沛国曹恪。”曹恪朝吴质拱了拱手,自报家门。
“足下是沛国曹氏的?”
吴质这时想起了什么,道:“本州曹使君也是沛国曹氏的,不知他和阁下是什么关系?”
“那是在下伯父。”
曹恪指着曹昂,对吴质道:“这位便是曹使君长子,我的堂兄。”
又指着曹惠,道:“这是家兄。”
吴质这才知道自己今天遇到了三位豪门贵子,连忙朝曹昂、曹惠二人拱手作礼。
曹昂和曹惠二人都拱了拱手,客气回礼。
曹恪还想要和吴质说话,却听见曹惠在催促众人动身。
他只得与吴质作别,和曹昂登上马车。
曹惠也上了马,护着车队一路向北,又走了三里许,来到一条十字路口,这才与曹恪、曹昂二人分手,带着十个丁奴前往虎豹骑大营。
曹恪则和曹昂坐着马车,在几个侍女和二十名家丁的护卫下朝城中而来。
这个十字路口距离鄄城南门外的护城河已不足两百步,在马车上远眺,可以清楚地看到古城的轮廓。
鄄城的城墙高近两丈,长、宽各有数里。
一条人工挖掘的小河绕城一周,向北流入黄河。
半年以来,因为曹操治理有方,鄄城商业在乱世中逐渐恢复。
为了方便城内外人民往来,曹操特意让鄄城县令安排工匠在四座城门外面各建了座木制浮桥。
浮桥较为宽敞,可容三辆马车并排行驶。
车队上了浮桥,很快进了城门。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