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愿为说客(第 1/4 页)
曹恪听曹操询问自己如何才能说服曹豹与他合作,不假思索地说道:“曹孝威作为汝南人,又是陶恭祖的嫡系亲信,在其旧主死后,颇受徐州的士族豪强排挤。如果陈元龙等人真从外州迎奉大贤为徐州新主的话,那时曹孝威的处境将会变得十分尴尬。”
历史上陶谦死后,以陈登、糜竺为首的徐州士族、豪强迎立刘备为新的徐州刺史。
徐州就这样变了天, 成了刘备的地盘。
作为陶谦嫡系亲信的曹豹在刘备集团备受打压,最后甚至为张飞所杀。
正是因为了解这段历史,曹恪才觉得与曹豹有合作的可能。
曹操听了侄子的分析,眼前一亮,说道:“我正好派人前去向他陈明利害,劝他与我合作?”
“小侄以为大伯不必急着派人前去。”曹恪道,“陶恭祖死后, 作为他的心腹的曹孝威一定会派人前来与大伯接洽, 请求放还他的少主,时间应该就在这几天。”
曹操手抚长须,颔首道:“好,等曹孝威的使者到来之后,我就与他谈判。只是,我还需要派一个人前去和曹孝威联络。派谁去为好?”
曹恪拱手道:“小侄愿往!”
“贤侄亲自去?难道不怕危险么?”曹操不禁有些担心。
曹德出于关心,也劝儿子别去。
曹恪道:“大伯,阿翁,你们不用担心,现在徐州那边与我曹氏是盟友,有盟约在,他们是不会把我怎么样的。”
又道:“我秘密前往郯城,不暴露身份,只见曹孝威,劝说他们与我合作,事成之后然后马上返回。陈元龙等人得到我前来徐州的消息时,我只怕早已离开了。”
曹操这才点头,道:“既然贤侄觉得没有危险, 那就去吧。”
曹恪拱手道:“大伯放心, 小侄保证完成任务。”
他思量片刻,又道:“小侄以为,大伯可派一支兵马与我同行,先护送陶伯秋到湖陆,并在那里待命,等我回来后再一同向郯城进发。如此,就可以节省大量的时间,小侄说不定还能赶回来参加堂兄的婚礼。”
曹操想了想,觉得侄子说得也是。
如果一切顺利的话,自己儿子的婚礼不用提前,也不用推迟了。
他二话不说,就同意了曹恪的建议,又问:“要多少人?”
“四五千人就够了。”
-->>(第 1/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