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太子巡查农耕事宜(第 3/4 页)
很不可思议,这就是汉人的处世之道。从来不是一味的屈服,更不是一味的反抗。
在李智云看来,百姓不是谁赢跟谁,而是谁不让他们活,他们就让谁死。
谁让他们吃一口饭,他们就跟谁。
可以说,汉人忍耐性极强。
可当他们不能忍受剥削的时候,那就是朝廷的灭顶之灾。
华夏文明沁入每个百姓的骨髓,血脉,甚至是基因。哪怕是没读过书的老农,你若不给他饭吃,你看他敢不敢跟人造反。
想到这里,他忽然感觉很庆幸。
因为汉人先辈是如此的伟大,用一句话,便让子孙后辈受用无穷。
看看隔壁的三哥,你就知道老祖宗们的伟大。
若是没有商君耕战,陈胜大泽乡惊天一吼,说不定贵族还真的会永远都是贵族。
裴矩呵呵一笑,言道:“殿下说的极是。”
在唐朝,鞭尸隋炀帝是极其正确的言论。便是李渊在写圣旨的时候,有时候也会鞭尸隋炀帝。
因为,隋炀帝被天下人所唾骂!
或许隋炀帝不是一个昏君,但他绝非是什么明君。不要真的以为仅靠着世家就能掀翻隋朝,若不是百姓被隋炀帝整的要死要活,岂会到处起义造反。
很简单的道理,百姓若是生活安泰,他们腦子坏了起义造反。世家之所以能煽動百姓起义,还不是因为隋炀帝压榨的太狠,让百姓不仅吃不饱,還面临身死的危险鬼才愿意造反汉人世代耕种,只要有一口饭吃,他们能忍人所不能忍。
可是隋炀帝一天到晚的折腾,让百姓看不见活下去的希望。在这种情况下,世家只要轻轻鼓动一百姓自然就会揭竿而起你不给百姓吃饭,百姓就要你脑袋。
民以食为天,你以为是说着玩的?
纵观历朝历代,百姓造反很少是因为其他原因,都是因为活不下去才造反。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