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封赏登基大典再议(第 2/4 页)
而皇帝的这一番态度落在群臣眼里,则让众人领会到一个要素。那就是这位新君,少有年轻人的铺张豪奢。
这让一部分的良臣极为兴奋。
紧跟着,他看向民部尚书温彦博。
“今年收成如何?”
旋即,温彦博站出来如数家珍的向李智云汇报天下各州情况。
总的而言,在没有国战的情况下,武德八年的粮食收成极为不错。除了少数偏远州县,或者是流年不利的州县,因天灾歉收之外, 其他地方都是丰收。
这其中,关中、巴蜀, 这两地,因为很早就被大唐占据的缘故,民生恢复的也极好,连续几年都是大丰收。今年,仅巴蜀一地,便为朝廷提供了两百多万石粮食。而关中也不错,有一百多万石。除此之外,在河东道太原以南的诸州,今年也提供了八十万石粮食。
至于河南道、河北道,到今年为止,总算是彻底安定,当地的百姓也从战乱中脱身,能够自给自足,不必当地官府接济。可以想象,到了明年,河北道和河南道就可以交税赋了。
而淮南道、山南道、江南道等地,都有上缴十几万石或者几万石的粮食。
“......总计,关中各仓已满,越五百万石,臣为陛下贺。”温彦博躬身一拜。
“臣等恭喜陛下。”群臣高呼。
李智云嘴角含笑,道了声免礼。
陈叔达蹙眉疑惑道:“今年粮食为何会增产这么多?”
嗯?
“爱卿何有此问?”李智云问道。
他手中捏着民部的奏折,上面有各道、州、县的所有缴纳粮食数目记载。
陈叔达欠身道:“启禀陛下,非是臣质疑民部,只是相较之去年的收成,今年增加未免太多了些。”
李智云呵呵一笑,看向温彦博。
“温尚书,你替朕告诉陈相吧。”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