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它山之石可攻玉(第 2/3 页)
“师妹说笑了, 这是师父的东西, 我怎么会想要?只是你将此物借给他看, 只怕会引来师父的震怒!”侯希白捂着肩膀解释道。
“他既然已经将东西给了我, 那我便有了处置它的权利,他阻止不了我!”说罢,石青璇不再理会侯希白,径直走入了自己的房间。
看到自己师父这个亲生女儿与父亲的关系如此紧张,侯希白也没了办法,只能同样走进大厅,在李逍遥不远处坐了下来,摆出一副我盯着你呢!你老实点的模样。
不过,李逍遥倒是完全不理会,他很是坦荡道:“你不去包扎一下么?”
“无妨,我已经点穴止血了。”侯希白风轻云澹道。
李逍遥点了点头,不再言语,不多时,石青璇便又捧着一份卷宗走了出来,然后交给了李逍遥。
“多谢!”接过卷宗,李逍遥谢了一声,然后便打开了卷宗,看了起来。
所谓《不死印法》,是邪王石之轩融合了花间派与补天道的极端相反的两派武学心法,以佛学义理中“不在此岸,不在彼岸,不在中间”的高深思想作为理论依据,又经过无数次生死之际的战斗终于形成的一套高深的武功。
不过,有些可惜的是,石青璇手中的这个版本,并不是最新版的,这是当年他隐居时留下的心法,当时的他才刚刚开始研究,心法也并不完善。
直到后来,石之轩再次重出江湖,才将《不死印法》不断完善,并将其达到了哲学的高度。
即便如此,在这份不完善的《不死印法》中,李逍遥依然从中看到了石之轩对于武功的独到见解。
石之轩虽然是个大魔头,但他这套武功中体现出来的思想,却是佛学中的虚无与道家的有意无意之间,与太极思想不谋而合。
是一个人所能达到的极限,代表了人性之中的矛盾和冲突,代表了人在面对自己身份带来的诸多的限制中率意而为的叛逆。
李逍遥的武功来源于道家庄子的思想,本质上也是在对道的追求。
到了李逍遥这个阶段,武学的修行更多在于对道的探索,而他虽然也读了十多年的书,可在这方面的知识,依然欠缺。
因此,在看到石之轩对于道的理解后,也让李逍遥有了新的认知。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李逍遥一边品读,一边思考,这卷宗上的字并不多,只有寥寥数千字,却让李逍遥研读了好几个时辰。
-->>(第 2/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