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章】第六十八章:问剑福星观(第 2/4 页)
她不敢。
所以,只能继续干活。
轩辕静姝看着她毫无怨言的这一幕,眉头紧蹙,在心中喃喃道:
“只是许久未见而已,没想到她的性子,便改变了这么多。”
其实,不是她改变了。
轩辕静姝根本就不清楚。
她在赵长青的身上,究竟看到了什么...
那一幕,会让她终生难忘。
像是这样的英杰,注定要矗立在山巅之上,俯瞰芸芸众生。
女子都有怀春心思。
朱雀儿也不例外。
她自诩为天赋异禀,世间大多数男子,难以入眼。
但唯独对赵长青,她不敢这样想。
想要追随对方。
真龙命格,天命之子啊!
拥有这种气运的人,得是多大的机缘和造化啊!
无法想象!
细思极恐!
......
午食后。
朱雀儿索要曹渊、赵长青等人未洗的衣衫。
这也是后者对她的考验之一。
书院里,曹渊、鲁达、苏瞻、轩辕静姝、宋淮等人的衣服。
都要让她来洗。
当赵长青抱着自己一堆没有洗的衣服放在她的面前时,缓缓开口道:
“若是觉得辛苦,就说出来,可以不用洗。”
她知道对方这是什么意思。
倘若自己打起了退堂鼓,那么,就会与嫡传弟子之位失之交臂。
所以,她没有丝毫犹豫的接过对方衣服,特意将其单独的放在了一个盆里。
至于曹渊等人的衣衫,就直接堆放在一个大盆中。
赵长青不太清楚她的小心思,直言道:“好好洗吧。”
即使是一位精于家务的妇女,去洗那些衣衫,估计还要两天左右。
不信她这个富贵人家的大小姐,能坚持下去。
他前脚刚走,后脚,苏瞻便抱着一堆衣服来到了这里,朝着朱雀儿嘿嘿笑道:
“年轻人,你可莫要辜负山长的一片苦心啊。”
后者看着即将堆成一人高的衣衫,顿时愁眉不展。
苏瞻抚须道:“还是山长有招,就该治治像你这种不知规矩礼貌的年轻人。”
“再不走,小心我揍你!”
朱雀儿气冲冲道。
苏瞻不敢停留,就此离开。
...
朱雀儿率先洗起赵长青的那堆衣服。
她先是随意拿起一件,放在鼻子间闻了闻,微笑着自言自语道:
“山长的衣服,居然有种清香,真好闻。”
随后,她又看向堆放着曹渊几人衣服的木盆,不由得皱起眉头,
“他们也不向山长学学,衣服臭的都能熏死人了。”
这一刻,她对赵长青的好感度,直线上升。
没有女子不喜欢爱干净的男生。
自古以来都是如此。
只不过...
她拿的那件衣衫,恰巧是昨夜赵长青洗澡时穿的那件。
已经被香薰熏陶过了。
所以,才会有种淡淡的清香弥漫。
将赵长青的衣服洗好晾干,她便去找鲁达了。
目前,曹渊等人的衣服,均已送来,就差他了。
鲁达原先的那个院子,已经成为废墟。
赵长青找来不少人,正在重建。
在此期间,鲁达便居住在了宋淮的院子里。
朱雀儿花了半柱香的时间,才找到那间院子。
鲁达很不好意思的将自己的衣服递给对方。
见状,朱雀儿瞪大了双眼,惊诧道:“你衣服...这一件得好几年没洗了吧?”
鲁达的衣服虽然不多,但是胜在脏。
准确的说,是黑。
那几次爆炸产生的硝烟,将他的衣服,也像是染了颜色。
通体黢黑。
鲁达摸了摸后脑勺,尴尬道:“那段时间,不是一直在研究火雷子嘛,所以...”
“那你现在还研究吗?”
朱雀儿将衣服接了过来,抱在怀里。
反正自己的衣服也要洗,所以,倒也不用太嫌脏。
鲁达直言道:“自从看了你给我的那本《炼器总纲》,我感触良多,决定暂时将火雷子的事情放一放,打算挑战一下建造木鸽。”
木鸽,是一种可以千里传信的法宝。
类似于飞鸽传书。
不过,那种木鸽,需要刻画上极其复杂的符文,然后以灵力驱动。
为了能使其找到目的地,还需要投入一定的精神力。
总之特别复杂。
墨家弟子,将建造木鸽,列为一种考核。
只有成功建造出可以传信的木鸽之后,才能进入到下一炼器阶段。
朱雀儿一听,他居然想建造木鸽,顿时便佩服起他的勇气。
因为,她听说,若是没有名师教导,想要无师自通,建造木鸽,只怕需要数年时光。
浪费这么多时间,只为了制造一个五十符钱就能买来的木鸽,实在是不划算。
而这种木鸽,要比一般的信鸽,飞行速度更快,而且还不用休息,更安全靠谱。
“木鸽这东西,在不少鬼市和修行者拍卖会上,都可以买得到,即使方与县没有,济州府总归是有的,你何必费心费力的制造?”
朱雀儿劝说道。
在整个书院,除了轩辕静姝之外,她还有两个比较喜欢的人。
当然,这种喜欢,只是纯粹的欣赏而已,不是男女之间的那种喜欢。
第一个,就是赵长青。
第二个,便是鲁达了。
她认为对方做事,和自己有着相似的性格。
都是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那种。
换句话说,都是有着要强、坚韧的性格。
其实,鲁达之所以会那样,还要从法灵寺里受到欺负开始说起。
年少时,她经常被法灵寺的几个和尚揍。
比如有一次。
六七个人揍他一个,他告到主持那里,结果主持心怀偏袒,只处罚了其中一个人。
而且,还是不重不痒的惩戒。
以致于后来,别人揍他时,还故意恐吓他,如果敢禀告主持,就见他一次打一次。
这样的事情经历多了,鲁达的内心,自然会变得坚韧强大起来。
自从他来到书院之后,也是为自己过往的经历,而感到可悲与惊惧。
幸好当年的自己,没有被人打死。
不然,好多人揍他,把他揍死了。
那么最终结果,很可能就是主持继续偏袒,只是象征意义上的,处罚其中一个人。
那个人,还得是主持最不看重,在寺庙里最没有背景的人。
也正是有了那段不堪回首的惨痛经历,才让鲁达更为重视在书院里的幸福时光。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