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08 章(第 2/4 页)
武元洛喉头发哽,顿了顿:“至于爷娘,你们姐妹俩平日如何,他们只会比我更清楚,无数小事,长年累月的积累,从当初对你的百般呵护,转变为对大娘的疼爱,一切都是有因由的。
前一阵大娘被郑家退亲,大娘整日在房中垂泪,爷娘和我怕她寻短见,自然对她百倍关切,这一切落到你眼里,又变成了全家对大娘的偏疼。
你就不曾想过,假如当初被退亲的人是你,阿爷也会豁出一切为你做主的!”
“你胡说!”
武绮嘴唇抖动,两行泪颤巍巍地涌出来,“阿爷才不会为我做主,就算我死了你们也不会心疼的。
哪怕你们把心稍微摆正一点,我也不会走到今天这一步。”
“我胡说?”
武元洛牵了牵嘴角,“你如今身强体健,似乎忘了过去这些年爷娘为你做过多少事了。
阿爷听说兴元府有位善治小儿顽疾的巫医,不惜专程跑到千里之外去请巫医,为此耽误了吏部的考核,连续在吏部做了整整十年的侍郎。
阿娘年年亲自为你做鞋袜,因为小时候你比别的孩子怕冷,阿娘总是格外费心思,哪怕你长到这么大了,她为你做的鞋袜依旧比别人厚软几分。
你自小喜欢穿红裳,阿娘便年年为你添置好多红绢红纱——这些东西就收在你房中的箱笼里,难道你要说是阿兄平白捏造的?
大娘对你如何,你更是心知肚明,你爱吃的东西,她从不碰,你看中的玩具,她再喜欢也不要。
可惜你你已经被那贼道的邪术害得心性歪斜,这些年只记恶,不记善!”
武绮身子晃了一下,眼泪越发汹涌,咬牙恨声说:“你胡说……你们太伪善!这些小恩小惠算什么,每回涉及到切身利益,你们眼里只有阿姐。
我早为自己挑中了夫婿,可你们为了阿姐把这一切都毁了。”
武元洛愈发失望:“那么,你总该记得前一阵大娘问过你的心上人是谁,你说你要自己挑夫婿,却不反对家里把你送到香象书院念书。
我们都怀疑你有相中的郎君了,而且那人应该是某位宗室子弟。
没多久大娘被郑家退亲,全家愁云惨雾,可你一听说成王世子过生辰,二话不说就带着贺礼去了成王府,我和大娘料定你的心上人就是成王世子,所以在那之后,大娘同意参选太子妃,阿兄则在骊山上设法把你和成王世子凑到一起,本以为是皆大欢喜的安排,没想到惹来你对全家的憎恨。”
武绮眼泪凝住了。
武元洛闭了闭眼睛:“罢了,我说这么多,只是想知道一件事,做下这些事,你心中可曾有过半丝后悔?
你想想大娘从前的样子,再想想她现在的模样,能不能发自内心地对她说一句‘对不起’?”
武绮牙关紧咬,嘴唇却兀自颤动。
武元洛红着眼睛等了片刻,终究是失望了,一转身,直挺挺跪到帝后面前,随即伏地叩拜,道:“家父抱恙,家慈忙于照顾大妹,今夜之事,悉由元洛一人支应。
武家家门不幸,出此刁恶之徒。
为谋一己之私,行伤天害理之事。
天网恢恢,兹罪难恕。
元洛既是罪犯之长兄,也是受害者之亲眷,得知真相后五内俱焚,愧悔难以自处,唯有乞伏圣人和朝廷秉公执法,为几位受害者讨还公道。
若有需武家承担罪责之处,武家绝不敢辞。”
夜风吹过庭前的焰火,武元洛的话决绝又痛楚,圣人有些动容,叹了口气道:“武大娘之遭遇,可怜可叹;武二娘之狠毒,实难饶恕。
佑儿,你是负责调查此案的官员,你怎么说。”
在座纷纷把目光投向蔺承佑。
蔺承佑正色直言:“‘议刑以定其罪,画象以媿其心’。
本案中最无辜的受害人,是庶民之女李莺儿。
她年仅十一,本与武二娘等人无冤无仇,被谋害只因恶徒要拉扯幌子。
前一阵严司直去义宁坊查案,回来说李莺儿的阿娘仍昼夜哭泣,民之痛,既为天子之痛,侄儿恳请圣人重责重罚。
武二娘、王媪、卢兆安罪证清楚,宜即刻移送大理寺详加审讯。
唯有明正典刑,方能以儆效尤。”
这番话,字字铿锵有力。
滕玉意攥紧的拳头慢慢松开,有了蔺承佑这话,就不必担心武绮减罪了。
武二再狠毒,到底是武家的亲生女儿,万一武中丞或是武夫人突然心软,说不定会到御前为武二求情。
这叫她如何甘心。
就凭武绮的这幅毒辣心肠,绝不可能有半点愧疚之心,而且听武绮的自白,分明早已把阻碍自己当上太子妃的人都视作眼中钉。
前世的她就跟今生的李莺儿一样,死得何其无辜。
静尘师太和幕后主家固然罪无可恕,武绮的妒念却是导致她前世枉死的主因。
她不但要武绮认罪伏法,还要想办法让武绮把知道的线索全都吐露出来。
若能成功抓住静尘师太的幕后主家,她就算是大仇得报了。
她向蔺承佑投去感激的一瞥,可惜蔺承佑直视前方似无所觉。
圣人赞许地点头:“好一句‘民之痛,既为天子之痛’。
好孩子,朝廷本该为子民主持公道,你只管秉公执法。
王媪幕后定有主家,先让人把他们压下去,记得严密看守,以防奸徒杀人灭口。”
衙役们刚要把卢兆安捆住,卢兆安阔声道:“圣人在上,卢某只不过在王媪的货摊前买过几碗粥,据此就说卢某与这帮恶徒有牵扯,不单卢某不敢认,坊间恐怕也会不服。”
蔺承佑一嗤:“放心,没忘了你。”
说着从怀中取出两封遮挡了名姓的信,问卢兆安:“认得这两封信吗?”
卢兆安顿时色变。
“两封信都是出自你卢兆安之手,一封是你在扬州时写的,日期是前年清明节。
另一封是你来长安后写的,日期是二月底。
两封信虽然相隔近两年,却有一个古怪的共同点,就是信上有两处相同的油斑,经过我师公查验,证实是一种蛊虫唾液留下的痕迹。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