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10章 三年不语闷死(第 2/4 页)
“老夫有一事想请教,不知你可知否?”
倪土赶忙抱拳施礼:“先生请赐教。”
老者点了点头, 问到:“楚庄王莅政三年, 无令发,无政为也。右司马御座,而与王隐曰‘有鸟止南方之阜,三年不翅,不飞不鸣,嘿然无声,此为何名?’王曰:‘三年不翅,将以长羽翼;不飞不鸣,将以观民则。虽无飞,飞必冲天;虽无鸣,鸣必惊人。’”
倪土微笑答曰:“此文出自韩非子·喻老,说的是楚庄王三年不语,一鸣惊人,三年不飞,一飞冲天的故事。”
老者很是欣慰地点了点头,说到:“历史上同样还有一位贤者也是三年不语。子张曰:书云:‘高宗谅阴,三年不言。'何谓也?子曰:何必高宗?古之人皆然。君薨, 百官总己以听于冢宰三年。汝可知大义?”
倪土微笑, 自然知道武丁三年不语的故事了。
一旁的薛三娘和甄真儿却在挠着头, 示意倪土能够给他们解释一番。
“殷商时期, 有个皇帝叫武丁,这个人德行很高,非常难得的一位帝王,所以称他为高宗。武丁的父亲去世了,武丁在凶庐里面守丧,守丧的三年中没有跟外人交谈,等于是闭关一样。所以子张问孔子这什么意思,因为这三年都不讲话怎么办政治?你是当王的,你怎么管辖这个国家?孔子答复,那何止是高宗,每一个古代的君王都是这样。”
老者笑着点了点头,为倪土的学识渊博而赞叹。
“汝可知孔夫子的回答有些敷衍了吗?后人推之良久却仍旧找不出武丁为何三年不言的原因。有人说三年为虚数,乃是多年。不言语,乃有两种解释,一说武丁为哑巴,沉寂了许多年才开口说话。一说武丁口吃,不愿意以口吃之行为惹大臣们嗤笑。为此,文人们争论不休,老朽也是难以断定啊,此事也是千古难题之一啊。”
倪土知道,关于武丁三年不语的解惑,要在后世一次挖掘探究出大量的甲骨文才予以了破解。
那个埋葬着司母戊鼎和数万甲骨文、简牍残片的地方叫殷墟。
青铜器上篆刻着的金文,还有甲骨上的甲骨文,以及简牍上的刻字,讲述了那个跟三星堆遗址发现地一样,也是在一个水量丰沛的大河旁,那片广袤又肥沃的平原地方。
透过那些从地宫挖掘出来的大量的文字,人们才逐渐梳理清楚为何武丁三年不语了。
老先生眯着眼睛盯着倪土等待给他答案。
倪土本想一吐为快,但着实担心没有任何着以依赖和经得起考究的东西。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