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1 朝堂之争(第 2/4 页)
眼下百官这等作态无非就是要先找个背锅的,但处置韩世忠等人显然是不可能的事,后撤的秘令是他亲口下达给韩世忠的,要追责就只能是追他这个太子,而太子不可能受罚,再纠其源头,则就是找林冲的麻烦了。
太子赵恒虽是跟着林冲这段时间学了不少,但毕竟也才只有十四岁而已,一些谋定而动的事情他可以在朝堂上处理得条理分明,但遇到这等突发状况,却就缺乏点应变能力了。
正有些不知如何是好时,却见听宫外又是一阵传报‘加急’的声音。
“大名府六百里加急!”
大名府也出状况了?什么情况?
从地理位置上看,大名府在真定的南边,是大宋北部抵御辽金时最大也最坚固的屏障,且前有真定为拒,这真定都没事,大名府又能有什么事?
只见传令官赶紧将那加紧信件呈了上来。
打开一看,是原大名知府张叔夜的上书。
此前梁中书请辞,赵恒通过林书航举荐,委任原济州知府张叔夜接管,如今张叔夜才刚上任没几天,也出了大事?
打开一看,见奏书中称金军统帅完颜宗翰领三千骑兵扣关,声称要南下汴京面见宋帝,商谈归还燕京之事,若不放行,大军顷刻将至。
张叔夜恐阻挡引发两国纷争,与完颜宗翰多番交涉,如今已放这其中两千人入关,并派大名府的右军都统张翰率五千马步兵领路,已于两日前出发前来汴京。
同时,还附带奉上了完颜宗翰递交的外交文书,文书言辞间倒是客客气气,只说今宋金灭辽大业已成,奉金太祖完颜阿骨打之命,特来汴京向大宋皇帝贺喜,同时商讨此前约定中燕云十六州的归属问题,因约定燕京为大宋去取,今金人帮助取之,只要宋方奉上劳军费,即可将燕云十六州尽数归还。
加急传报中请朝廷早日做好应对,以大名府到汴京的路程,张叔夜虽是已交代张翰放慢速度,但最多再有五六日,也该到了。
吴敏等人一听张叔夜居然将金人放入关来,吓得浑身直一哆嗦:“这张叔夜,简直该死!怎能将那虎狼之军放进我大宋后方呢?”
“其心可诛、其心可诛!”唐恪气得浑身直哆嗦:“当初梁中书在任时,纵是无甚大功,但也将边关防务整理得井井有条,未曾有过大过,更未曾放过蛮人入境!这张叔夜才上任几天,怎敢如此!”
赵恒也是皱起眉头,今日的突发变故太多,他这监国太子,脑子已然有点跟不上形势变化,毕竟现在朝议之事,往往都是他头天偷偷跑去应天军与林书航商议出来的结果,因此凡事多有应对,但遇到这等突发状况就得两眼一抓瞎了。
此时虽觉张叔夜此人可靠,又是林冲所荐,做事必有根据,但此时听群臣骂起,便觉张叔夜直接将金人放进来,虽是派有军队随行看管,但终还是感觉有些不妥,毕竟金人灭辽,而辽国又稳压了大宋百余年,金人的实力在大宋这边早就已经被传得胜若虎豹,个个身高三丈、三头六臂了……
台下有李若水等臣劝谏曰:“张叔夜在济州任上时勤勉老成,此次举措必有细节原因,所谓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当初让张叔夜上任时说的便是边关紧急军务均可‘便宜行事’,殿下不可朝令夕改啊。”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