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真是宝才,捡到鬼了。...)(第 3/4 页)
他居然说自己是故意搞这么大拿斗诗当宣传想一口气让大家都知道他那些厉害得很的恩师???
这听起来咋就那么不靠谱?
“谁家旷世奇才会想不开收你在门下?图什么?图你启蒙晚还是图你德行差?”
“被识破就拿这个搪塞我们?谁信?”
“真是笑人。”
宗平也真能耐,他一句多余的都不说了,张嘴开始念诗,一口气给念了七八首,全是传世经典。逐渐的,质疑他的读书人迟疑了。
只有读书人才清楚的知道这些诗有多么好,里面蕴含了太多才气,康平镇没有任何一个代笔能写到这种程度,说宗平是未经允许拿别人的这多少站不住,因为数量太大,看他那样好像还有很多,说出来的才不过九牛一毛。
那应该就是有人在教他,那他刚才离谱的解释好像真有可能。
想想看嘛……
戚敏说过的,他这个人很有心计,为达目的会用一些世俗难以接受的手段。这回要说他是无私的想帮恩师扬名大家都不相信,一圈想下来,在场的认为最有可能是他不知道在哪里拜了隐世名儒为师,学了一段时间之后绝望发现自己还是没才能,可他不想过以前那么潦倒落魄的生活了就想到一个办法。刚好恩师把自己的作品都传授给他,他拿这个去出书卖钱,那不也能名利双收?
卖书就会有钱。
买的人多了,恩师名气大了,他作为弟子也能沾光。
不费吹灰之力就实现了一石二鸟,不用熬夜苦读就能享誉全国。
包括戚家兄弟在内,所有人都想通了,但多数还是不能接受,他们狠狠唾弃了宗平,还觉得这个杜牧先生别的都好眼光太差,收的弟子真没法看!
骂痛快之后就走了一批。
有批留下来是想一起回味刚才听到那些诗,还有本身不懂什么诗但却对大家的反应很感兴趣,看出这是个好买卖第一时间去联系宗平的。
斗诗的事没人再提,就这样不了了之。
说回戚家这边,戚敏预料到场地那边会特别的挤,压根没去凑热闹。她在家中等的,等的时候还回忆了之前见到宗平的样子,主要是回忆他命格,包括大限流年这些。
感觉宗平不应该现在就完蛋,他目前是上升期,应该要持续往上走的。本来不应该在这种时候去搞人,实在是不忍心看孟学完蛋……戚敏尽力了,但她有个感觉,哪怕事情很顺利她用计划中的办法拆了宗平的台,那厮搞不好还能苟,不会真倒在这儿。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