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是真的,真逆转了。...)(第 2/4 页)
说到配诗,宗平见到第一批货,给配诗的时候,还通过吐槽给金子熔提供了一些灵感。
他把一些穿越前见过卖得很好烂大街的样式给提了提,有些款对后世而言是烂大街,搁这时候那相当时髦。这下子样式又多出一批,就算不刻意去推迟要想在五六月准备完全开门迎客也来不及。
金子熔是踏踏实实做准备,他不着急,总归无论谁犯错戚敏都不会错,她那双眼能看到的就是比普通人多。
相比于他,其他那些就紧迫多了,几乎所有喜提金矿的都迫切想要将黄金变现,他们着急把原矿卖出去,换成银两拿回来。
买到金矿石的那些也着急啊,不是谁都具备那么雄厚的经济实力,说白了买矿要钱的,买回来就那么积压着很多就算是富商也受不了。
哪怕这个时代不像后世商人拿着一块钱就敢做十块一百块的事,可不管怎么说,也不能无止尽的拿现银去囤货,货到手得提炼加工出来卖啊,要不是想卖他们买个什么矿石?
手里不那么宽裕的是最着急,宽裕一些的也希望抓紧,战线拉长总代表着不确定,可能会有更大风险,同时意味着各种成本的增加。
五月份陆续就有人把生意搞起来,六七月能开业的纷纷开业,就这时候,金子熔意识到问题了。
之前鲜少有人朝这个方向去想,现实是什么?
现实是在金矿在本府开出来,通过各种商谈拿下矿石的也是本府的人,这些人第一选择是不是在地方上加工在地方上卖?
能大老远跑来禹州城都算能折腾的,很多就在周围几个县城开门营业了。
也就是说,同一时间内,忽然有大量黄金首饰在本地被推出,任何一个东西参与的人多了,利润就会分薄,尤其是买卖。少有人做时是卖家紧俏,需要的都得到这一处去挑。做的人多了买家选择的面就广了,就出现了他未必要选择你的情况,而你为了吸引他要不然搞出特色,要不然拿出诚意。
家底厚的通常打价格战来拖垮对手。
不肯加入这种惨烈战局的就得另辟蹊径,比如说走远点,本地市场上的金饰多了那就不在本地卖,带出去卖。
这种选择也不好做。
一则人离乡贱,出去了很多事就把握不住,容易稀里糊涂吃亏。
二则金饰贵重,路上恐不安全,得请人护送。
大家都着急想赚钱的结果就是,靠这个赚钱忽然变得不容易了。好消息是黄金耐放,现在价钱不好可以放上三五七九年,只要等得起也不怕亏。
问题就在于,很多已经前期投资了不少,提炼和加工的设备要钱,烧煤要钱,雇人要钱,要开门做生意更得投进去不少……
正常来说也不是一两天就能回本,现在这样,回本的时间可不就是大大被拖长了。
还没把店搞起来的肯定就不着急搞了,囤着吧,囤着至少不亏。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