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七十六章,老墨的真假(第 3/4 页)

    另外,横头----就是墨的顶部这一小块儿面积。通常刻有墨的等级,或者做墨的材料。你看这块紫玉光,横头上刻的就是--五石漆烟。这是形容做墨的材料高档。

    这些都是判断老墨的外在条件,关键还在内质。

    传统制墨,最早从石墨开始,逐渐演变到唐宋时期的松烟墨。到后来,明清时期油烟墨盛行,漆烟墨也开始出现。

    你们店里那几块墨,包括我买的这些,都是近百年的墨。

    清末,大量的桐油出口,烧制墨粉的桐油不够用,很多厂家就开始用别的墨粉替代。比如说进口的洋烟,也就是碳素。

    你们店里有一块儿胡氏广记的青麟髓,横头上刻的是净烟墨,其实原料是进口的碳素。

    当然,这些墨只要年份够,都算老墨。

    我说的假货,是有人仿造的老墨。

    做墨的过程像和面一样,把墨与胶混合成团,压入模具,然后晾干。

    造假者用劣质原料仿古,但是把表面做的很好,用以谋利。

    很多人收藏老墨,买了不用,还发现不了问题。如果像我这样买回去,把它研磨成墨汁,发现里面是石灰、煤炭或者木炭渣子,那就太坑人了。

    胡云霞越听越头大:“你没碰那几块墨,是怎么判断内质的?”

    沈瑜不能说出游戏与技能的事情,只能解释:“除了拿着观察之外,还要看墨块表现出来的气韵。

    比如,油烟墨,桐油烟粉和胶混合之后,放十年、二十年、五十年,分别是什么样的外观?

    松烟墨又是什么样的外观?

    精品墨制作精良,多看真品,自然可以判断出真假区别。当然,判断老墨,最好是用手拿着试试分量,再观察细节。

    假的终究是假的,有的时候一些细节能表现出问题。

    传统的制墨首推徽州。明清时期,徽州出现了几个制墨的流派。至末的名叫

    歙派制墨家大多是文人雅士,将其深厚的文人情结和殷实的经济实力凝聚在其所制墨品之中,形成其鲜明的特点:摹古隽雅。

    休宁派墨师一般出身于平庶家庭,但勤于劳作,实践经验丰富,制墨中另辟蹊径,以制作风格独特的小锭成套丛赏墨(集锦墨)而见长,巧于工艺。

    婺源制墨以民间小作坊为主,制墨目标锁定平民百姓和小知识分子,其特点是朴实少华,多具民间艺术风格。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刚准备高考,离婚逆袭系统来了 华娱从男模开始 我在直播间窥探天机 重燃青葱时代 港片:你洪兴仔,慈善大王什么鬼 讨逆 盖世神医 舔狗反派只想苟,女主不按套路走! 牧者密续 那年花开1981 1987我的年代 修罗剑神 混沌天帝诀 1979黄金时代 大国军垦 至尊战王 巅峰学霸 女总裁的全能兵王 国潮1980 超级修真弃少
最多阅读 最后一只瓢虫 白色口哨 攻玉 上瘾 刺青 招惹 重生香江 仵作惊华 慢性沉迷 雪意和五点钟 夜行歌 理我一下 王者重临(电竞) 漂亮朋友 攻略病娇男配的正确方法 文物不好惹 敬山水 卸甲后我待字闺中 洞房前还有遗言吗 请勿高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