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四十章,翰林典故(第 3/4 页)

    众人也都对沈瑜表示恭喜。

    董明不知出于什么心态,问了一句:“于老师,如果这东西在拍卖会上,是不是价格会更高。”

    于老师说道:“如果碰到喜欢,或者说专门收藏这类物品的人,可能会把价格抬上去。”

    董明点了点头,看向沈瑜的时候,发觉刘壁云也看了过去。

    这两人的眼神在空中一对,就各自分开。

    杨老说道:“大家也别把目光都放在价格上。今天真是巧了,加上沈瑜同学的这幅作品,咱们今天可是看到了三翰林的作品。虽然说,这紫砂壶算不上真正的墨迹,但也算是合作作品。说起来,这三翰林还有段故事。”

    他对王问说道:“王老弟,你是滨海收藏协会的会长。你给大伙讲讲,这三翰林还有一圣人的事情?”

    王问笑着说:“当着几位的面,我来卖弄知识,岂不是班门弄斧?”

    杨老说道:“王老弟,你就别客气了。我们毕竟是外地人,来讲本地的故事,那才是真的班门弄斧。”

    众人一齐请王问说说三翰林的故事。

    王文推辞不过,就开口说道:“在滨海的前清遗老中,有三翰林之称。其实,是后人从书法和名气的角度评选出来的。分别是王旭和刘廷琛以及吴郁生。刚才杨老已经讲过了前面两位,那么,我来说说吴郁生。

    吴郁生,字蔚若,又号钝斋。出身于书香官宦之家,为嘉庆戊辰科状元吴延琛之孙。光绪三年(1877年)授翰林,历任内阁学士、礼部尚书、四川督学等。宣统时,任邮传部尚书、军机大臣,弼德院顾问大臣。

    后来。他其举家迁居滨海,他的寓所,时称“吴公馆”。

    吴郁生是居留滨海时间最长的一位遗老,将近三十年,直至逝世。

    他与王垿一样,始终保持着低调与矜持,在乱世中保持清醒和超然,远离政治,潜心翰墨,甘做隐士。

    他的原则是,见面只谈风雅之事,吟诗作画,鉴赏古董,如果涉及政事,立马推脱有事,起身走人。

    张勋复辟的时候,刘廷琛积极奔走参与,吴郁生却依旧在吴公馆写字作诗,浇花品茶。

    听说,吴郁生曾给刘廷琛题过“大势去矣”四字。

    复辟失败后,匆匆逃回滨海的刘廷琛在潜楼悔过之时,真正咀嚼到其中的深意和先见之明。但这并妨碍二人的友情,他们仍是至交好友。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刚准备高考,离婚逆袭系统来了 华娱从男模开始 我在直播间窥探天机 重燃青葱时代 港片:你洪兴仔,慈善大王什么鬼 讨逆 盖世神医 舔狗反派只想苟,女主不按套路走! 牧者密续 那年花开1981 1987我的年代 修罗剑神 混沌天帝诀 1979黄金时代 大国军垦 至尊战王 巅峰学霸 女总裁的全能兵王 国潮1980 超级修真弃少
最多阅读 最后一只瓢虫 白色口哨 攻玉 上瘾 刺青 招惹 重生香江 仵作惊华 慢性沉迷 雪意和五点钟 夜行歌 理我一下 王者重临(电竞) 漂亮朋友 攻略病娇男配的正确方法 文物不好惹 敬山水 卸甲后我待字闺中 洞房前还有遗言吗 请勿高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