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髹饰悦目,犀皮毛笔(第 2/4 页)
商周时代已用色漆和雕刻来装饰器物。
战国的漆器物品种类增多。
汉代漆器产地广、数量多、传播远,器物的造型及装饰也呈现新的面貌。
唐代漆器里,有金银平脱的工艺大放异彩,盛行于后代的剔红、犀皮也出现了。
宋代的一色漆器制作精良,也有堆漆与镶嵌、戗金与填漆相结合的漆器。
元代漆工名匠辈出,尤以剔红、剔犀、戗金诸作,达到了历史的顶峰。
明代的漆器工艺有重大发展,髹饰工艺至此齐全。
清代前期,大规模地任用了明代髹工,由于宫廷的好尚,更趋精工细巧。”
林老板说的高兴,又去拿来了几件漆器摆在桌子上。他拿起一个剔红鼻烟壶说道:“你刚才问剔彩,这要先从剔红开始说起。今天,很多人知道剔红的工艺。”
他把鼻烟壶递给沈瑜,然后说:“你看,这就是剔红的工艺。在木胎上堆砌红漆,达到一定层数之后,再用雕刻的办法,让是红漆体现纹饰。
明代黄成所著《髹饰录》中,对剔彩有专门的论述:“剔彩,名彩漆。有重色雕漆,有堆色雕漆。扣红花、绿叶、紫枝、黄果、彩云、黑石,轻重雷文之类,绚艳悦目。”
其制作方法,是将各色漆分层髹饰在器胎上,每层漆若干道,使各色漆都具备一定的厚度,雕刻图纹时,需要某种颜色,则剔去上面的漆层,显露出需要的色彩,再按图刻出花纹。”
林老板搬过自己的剔彩宝盒,对沈瑜说:“乾隆一朝,各式雕漆之作严谨工巧、富丽繁缛、样式繁多、色彩丰富。由于国力繁盛和乾隆帝的积极推动,使清代漆器制作工艺达到鼎盛。
剔彩春寿宝盒,就是采重色雕漆,髹漆厚重,刻工一丝不苟。匠者掌握了大面积锦地表现,上下三层花纹自成体系,又互相映衬。”
他转动盒子,让沈瑜看到颜色对比,又指着开光纹饰说道:“你看纹饰线条的变化起伏,这需要工匠的雕刻精湛有力。
分层的彩漆,让画面色彩明丽。三种色彩层次分明,构图巧妙,主题紧凑凸显,需要能工巧匠花费大量的时间才能做成。”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