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章:水陆法会当众揭露菩萨丑事(万字大章)(第 3/4 页)
“有佛心者便于此袈裟有缘,故而分文不取,而无佛心者,即便是千金,此袈裟却也不卖!”
听闻此言。
玄奘面露疑惑之色。
“那此袈裟又有何珍贵之处?”
“此袈裟,乃冰蝉抽丝,仙鹅织就,镶嵌各种珍贵宝物,穿我袈裟,不入沉沦,不堕地狱,亦有七佛随身!”观音菩萨淡淡的说道。
玄奘听闻之后,面露惊骇之色。
一旁的李世民,眉头也跳动一下,用诧异之色看向这老和尚手中的袈裟。
不过。
这袈裟多么珍贵,与他李世民有何关系?
能比得上那泾河龙王送的深海明珠?
心念于此。
李世民面露不悦之色说道:“玄奘,你先前欲拦下朕将此来历不明人拿下。”
“如今更是一直追问这袈裟之用,犯下释门贪痴戒律,可有将朕放在眼中?”
年轻的玄奘心头一颤,被李世民的话语吓了一跳。
这..情况有点不对呐!
都说如今大唐帝国皇帝陛下,乃是释门信徒,非常的崇敬释门,但眼下是什么情况?
“贫僧不敢,不敢,陛下恕罪!”玄奘连连摆手。
随后,玄奘神色焦急的对着老和尚说道:“大师,还是赶紧答陛下所问,你来自何处,可有释门度牒?”
观音菩萨内心无语。
他这不过是随便化作了一个老和尚,哪来的度牒,又是怎么说得了出处。
正所谓出家人不打妄语,至少不能够在这种小事上打妄语。
心中叹了一口气。
观音菩萨直接显出真身,随后脚下升出一片佛云,飘在了半空之中。
这一幕。
着实让所有人都震惊了。
这老和尚,竟然是观音菩萨所化?
“吾等叩见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吾等叩见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
不管是玄奘法师,还是一众文武大臣,纷纷跪在地上,对着观世音菩萨行礼。
只有李世民,冷眼看着那高高在上的观世音菩萨。
以往。
这样的场景,李世民还不觉得有什么,毕竟这神也好,佛也罢,只不过是信仰而已,又不会干扰俗世。
但现在,李世民只觉得心中无比的恶心。
此刻。
一些眼尖的大臣,发现了高台之上陛下,不仅没有参拜菩萨,反而神色有些不对劲,好像是...不喜?
然而。
还未等这些大臣多想,便听到高空之中,观世音菩萨那圣洁的声音在耳边回荡。
“陛下,大唐帝国虽人间盛世,但阴世却冤魂无数,世人的贪痴耶怒,须得有大乘佛法方可解救。”
“可唤这玄奘法师,身披锦囊袈裟,手持九环锡杖,前往极西之地孔雀王朝,灵山大雷音寺求...”
还未等观音菩萨话音说完。
便听到一声高昂的龙吟声,在天边出现。
“嗷~”
一条四爪白龙,从遥远的天边,朝着颐和广场的上空飞了过来,其身形遮天蔽日。
只是刹那间。
眼尖之人,还看到在这巨龙的身旁,还有一尊身穿道袍,脚踏步履,头戴道巾的青年道人。
“哈哈哈哈~可笑可笑!”
只见这青年道人面带嘲讽,大笑数声,好似在嘲笑天空中的观世音菩萨的话语。
“太初道主!”
“是太初道主!”
人群之中,袁天罡与李淳风脸上带着激动的神色。
在两人身旁的一众道宫的人,听闻‘太初道主’这几个,亦是吃惊不已。
他们这段时间,没少听到自家的两位宫主谈论这位太初道主,并且言语之中崇敬不已。
高空中。
脚踏佛云的观世音菩萨,再一次见到林东,心中简直是感觉到恶心至极。
这种感受,就好似如今李世民看到释门中人一样。
“这遭瘟的太初道人,怎么哪儿都有他!”观世音菩萨面露厌恶之色,心中郁闷不已。
不用想,便也知晓,眼下这个时间,这太初道主骤然出现,显然是没有什么好事。
林东大笑数声之后,拍了拍泾河龙王的头颅,随后便往广场中降落。
而泾河龙王则是化作一位中年儒生,紧随林东其后。
林东迈步走到李世民的面前。
“贫道见过人皇陛下!”林东做了个稽首,淡淡的打了个招呼。
“朕~见过太初道主!”
李世民亦是恭敬的回了一礼。
对比起那飞在天空中的高高在上的观世音菩萨,无疑面前这平等相待的太初道主,让人更加舒心。
空中。
观世音菩萨眉头紧皱,忍不住质问说道:“太初道主,你先前为何无故嘲笑贫僧!”
听闻观世音菩萨的话音。
下方的一众大臣百姓,心中惊骇不已。
因为。
他们从这观世音菩萨的话语当中,竟然听到了一丝平等的感觉,就好似这太初道主身份,竟然不比其差。
此刻跪在地上的玄奘,更是面乱如麻,这好好的水陆法会,怎么还演变成这般模样?
观音菩萨这一番话语。
成功的将林东逗笑了。
“噗呲~”
“你说让这玄奘去往极西之地孔雀王朝,灵山大雷音寺,求得真经?”
“如此一来,大唐帝国才会真正的盛世,百姓的日子才会更好过?”林东反问。
观世音菩萨眉头皱的更深了,虽然不明白这太初道主葫芦里到底是卖的什么药。
但经过与这太初道主,接触这么长的时间,他也知晓其狡猾,话语当中处处都是充满了陷阱,须得谨慎。
“不错,极西之地孔雀王朝境内,有灵山大雷音寺,乃是释门发源之地,亦有大乘佛法,得此法,方可解救众生!”
观音菩萨撇了林东一眼,想了又想,确定自己话语当中没有漏洞之后,又斟酌一番,这才说道。
“那敢问观音菩萨,既然孔雀王朝,乃是释门发源之地,岂不是人人幸福,小有所养,老有所依?”
“孔雀王朝税收几何?”
“百姓一年所得可有富余?”
“比之大唐帝国的百姓,孔雀王朝是否更加的富裕?”
一连几个问题。
直接让高空中的观世音菩萨怔住了。
她平日又不会理会俗世,又不是孔雀王朝的皇帝..那里有功夫灌注这些?
不过。
这大唐帝国毕竟是人族气运中心,不管从百姓的衣着,以及精神面貌上,自然是要比孔雀王朝强。
一时间。
观音菩萨也不知晓该如何作答。
当着如此众多人的面前,自然是不能够出此妄语,更何况还是如此低劣,一戳及破的谎言。
但,又不能回答这太初道子,说大唐帝国的确比孔雀王朝富裕,不然的话,这还取什么经?
如此,便不能够正面回答了。
想了想,观音菩萨双手合十,在心中念诵了一声佛号,随后说道:
“前世今生,如同迷雾,阳世一时富裕,并不代表什么,只有大乘佛法,才能令众生解脱,才可得之真正富裕!”
“孔雀王朝虽无大唐帝国强盛,但却无一冤魂出现,百姓得以寻到真正的心安。”
听闻此话。
林东无语万分。
这还有什么好说的。
那孔雀王朝是释门的地盘,百姓即便是死了也不会去往地府轮回,而是去往大婆娑佛国,当然没有一个冤魂。
这就好比解决不了问题,就把提出问题的人给解决了一样,无赖至极。
这一番话。
一众大臣听到之后为大唐自豪的同时,也是非常的无语。
他们一个个人精,自然不会听不出来观音菩萨话语中的意思。
合着...这释门的发源地孔雀王朝,还没有他们大唐帝国发达富裕,那么这大乘佛法又有什么用处?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