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在世的神明(第 3/4 页)
这一战他无论胜败,只要活下来,就能大有收获,将一身修行臻至般若寺历代先辈都罕有人能至的境地,届时他或许能有底气问道太和山。
戒晦心潮起伏间,又问:“武湟见过他了?”
他这是试图用言语来搅乱武湟的道心,令其想起不好的回忆,增添接下来大战的胜算。
武湟神色微动,眼中精芒爆闪,好似山洪爆发,毁灭一切。
众僧的心灵再次受到洪水般的精神意志摧残,并能感受到其中的不甘与愤怒。
过了好一会,武湟的昂藏身影稍有佝偻,微微叹息一声,他身上洪水爆发的气势减退,深深地看向般若寺的山门,“百年前,他便是从这里走出的吧。”
不等戒晦回答,武湟继续说道:“本座自魔界而来,可谓是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笑傲天下风云,纵使大周皇室,倾天下之力,能耐我何?直到遇到他之前,我从没有感受到什么叫做无礼,或者尊严扫地。”
说到这里,武湟陷入深深的回忆中,山门内外陷入极度的寂静和压抑,直到一阵轻微的山风吹动武湟的衣袂,潮湿阴影忽隐忽现,天地间好似只剩下武湟一人,般若寺的山门变得无比空阔,情状诡异至极。
沈墨清楚,这是武湟自身精神意志侵染周围,将般若寺山门内外,化为他的道场。
这是天人合一的境界。
亦是修行者梦寐以求的境界。
可眼前人是一位魔界圣者,而非道门不世出的宗师。但若是不知道对方身份,恐怕沈墨会当真以为对方是道门的宗师人物,已然知晓天人之妙。
天人合一的道意,甚至驱散了般若寺一草一木中的佛法。
须知般若寺千百年来,日日诵经声侵染山门内外,一草一木早有了佛法,此刻却被武湟的道意驱散。
足见对方的道意之霸道,且道意的本质盖过了般若寺的佛法。
这是道统上的胜过。
众僧内心遭受的打击比刚才还要大。
沈墨却知晓,那道意绝非来自武湟本身,而是太和道人留在武湟身上的道意,随着他进入深层次的回忆中,道意在武湟的回忆中浮现出来。
这是何等可怕的道境,居然能将自己的道意埋藏在对方的记忆里。
沈墨细细思之,既震撼,又大觉诡异。
这样的手段,已经近乎传说中的仙佛神圣。比请神入梦的方式,还要令人震撼,且明显高明不止一筹。
或者说,太和道人已经是一尊在世的神明。旁人是请神上身,而他自身就是神,能存入别人的记忆里。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