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神仙打架,恐殃池鱼(第 2/4 页)
天下事,岂有畏难而不做的道理?
真正的佛是大智大勇,而不是消极地洒脱。
更有正视一切苦难后,油然而生的乐观。
这佛像真好,好就好在这双佛眸,实是画龙点睛。
问题也出在佛眸。
奉命敕造摩诃寺的匠师,绝不可能有这般的手艺。那种境界,不是甘为驱使的匠人能达到的。
“出来吧。”
沈墨用一种洞悉一切的语气说着。
圆意同样看向佛眸,在沈墨说话之后,他禅心的不安终于如开闸的洪水般要淹没他的理智。
一股令人绝望又恐惧的气氛在大殿里蔓延。
瞬息间,供奉大佛的宝殿仿佛一下子成为森罗殿。
圆意修持的禅心,几乎要被冲垮。
此时沈墨和大殿的佛像竟然同时开口,说出了同样的一段话。
“佛法大海,唯信能入,唯智能度。”
沈墨的声音充斥着年轻人的朝气,以及盛气凌人的盛气,更有天下底下,唯我独尊的自信!
而佛像的声音十分苍老,既淡漠,又慈悲。
两者的声音奇异地重叠在一起,宛如生与死的交织,充斥着不可言喻的奇妙感。
圆意深悉经文,知道这段话出自龙树菩萨的《大智度论》。讲的是依靠对佛法僧三宝不退转的信心,就能一切神通佛法悉具自足,不为外物所动。
摩诃寺正是三宝寺。
三宝既在此中,何须外求。
琉璃光王咒在心中念起,深邃漆黑的眼眸流露出不可遏制的光明,犹如一块浮木,成为无边苦海里的凭借,圆意抓着它不松手,禅心再也不会被大殿里佛像涌出的恐怖不安冲垮。
可他没有证悟的欣悦,反而面带悲苦地看向佛像,“为什么?”
因为佛像开口的声音,正是摩诃寺的住持衍法。
既然住持能点化他,说明住持并未入魔到失去神智。
若住持此前加害那些同门时,也是清醒的,那么……
圆意没法想象下去。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