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毒奶一词(第 3/4 页)
而是茅剃头、茅元仪的大作。
就在辽东鹿鼎山一带剑拔弩张、战斗一触即发之际,远在数千里外秦岭余脉的一片山坡上,茅元仪招待两位特殊的客人。
徐光启和宋应星。
李三娘在一旁伺候,端茶送水,低眉顺眼的一副小媳妇模样,惹得徐光启不停的注目不已。
“我说茅止生啊,这位姑娘……可姓李?”徐光启捻须问道。
“你怎么知晓的?”茅元仪吃了一惊,问道。
“呵呵,猜的,猜的。”徐光启卖了一个关子,转而谈论其他事情,让茅元仪也没脾气。
如果是其他人,茅剃头都有办法让其开口。
可是面对白发苍苍、一脸正气的徐光启,他觉得有点束手束脚,人家不愿意开口,茅元仪自然也不方便去追问。
“这一次过来,有两件事情要跟你这茅剃头商议,顺便还带给你一件小玩意,估计你能用得上。”徐光启喝一口清茶,笑眯眯的说道:
“听说你在辽东下了一盘大棋,怎么,你这个大明战神不去辽东坐镇,整日呆在秦岭一带小打小闹,是不是想偷懒?”
茅元仪连连摆手,苦笑道:“徐大人听谁瞎说,我茅元仪就是一个劳碌命,除了打仗就没什么事情可做,当然,也不会做。
还真是应了一句老话,百无一用是书生。
徐大人,宋大人,其实,辽东那边的执棋者并非我茅元仪,而是皇帝陛下啊。”
徐光启微微一愣,笑而不语。
以他对草包皇帝朱由检的了解,休要说是在辽东之地下一盘大棋,就是在京师之地,想要摆平一件事,都要依靠魏忠贤、钱谦益等人。
说穿了,朱由检之所以是一位大明的好皇帝。
究其根本,无非一条: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大草包而已。
正因为朱由检知晓,自己是一个大草包,所以,才将所有的大事小事烂事烦心事,统统丢给别人去做,自己躲在后面当一个甩手掌柜……
“徐大人,您还别怀疑,这一次,真是皇帝陛下在执棋,我茅元仪不过是他手里比较好使的一枚棋子而已。”看到徐光启的神情,茅元仪便知道老大人心里在想什么,忍不住再次开口澄清。
“哦?这一次、皇帝陛下真是执棋者?”徐光启脸色微变,急切的问道:“依你之见,辽东大战不会玩脱吧?”
话问出来,徐光启自己都惹笑了。
他连连咳嗽几声,正色说道:“止生莫要会错了意,老夫这是关心则乱,关心则乱啊,哈哈。”
茅元仪笑道:“也就你徐光启徐大人敢如此说,堂堂正正,光明正大,反倒令人心里觉得踏实。”
旋即,他的脸色渐渐凝重起来,叹一口气,道:“实不相瞒,这一次辽东大战已经开打,战况不太明朗,我心里也是十分的着急。
可是,相隔千山万水,消息闭塞,而战场形势瞬息万变,我茅元仪又非神人,岂能遥控指挥这一场惊天动地的大战?
故而,目前来说,还仅仅是出一出馊主意,做几个小动作,对整个战局而言,起不到根本的作用呐,我的徐大人……”
说着话,茅元仪摇头叹息。
这一幕,让徐光启的心情再一次紧张起来,正色道:“老夫担心的就是这一点,皇帝陛下思维敏捷,博学多才,但心情总归是有些浮躁,毕竟没有接受过正式的储君教育;
故而,老夫斗胆请教,那边战情如何?
能否全盘把控?”
徐光启潜心天文、数学、农学等,对兵家之事略知一二,但比之茅元仪来说,则显然不够看。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