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这就挺离谱……(第 3/4 页)
所以,对皇帝一连串用错的词语,也就不再觉得丢脸。
反正,草包皇帝一贯喜欢乱用各种典故,往往会惹来文官清流们的哂笑与鄙视。
“好了,你们都忙去吧,朕想一会儿静静姑娘。”
朱由检挥挥手,打发几位出门。
他的‘败家值’最近增长缓慢,往往两三个晚上,才打一个激灵,这让草包皇帝十分的不爽快。
……
用过晚膳后,在乾清宫的暖阁里略微歇息片刻,朱由检换一身便装,便悄然出宫了。
周皇后那边这两日不方便。
两名洋婆子,在给皇嫂张嫣教外语。
之前客氏巴巴、魏忠贤两口子送进宫里的那些‘败家值’,他让锦衣卫彻底清洗过后,连一个都没剩下。
红柳姑娘也在忙大事。
所以,想来想去,他朱由检反倒成了京城里最寂寞的男人,这让喜欢热热闹闹的、灯红酒绿、觥筹交错的草包皇帝,十分的无趣。
‘对了,好久没有召见李岩,不知那小子最近在忙什么?’
‘张献忠自从去岁借了一笔巨款,到关外去贩马,从此了无音讯,该不会是躲在什么地方悄咪咪的造反了吧?’
这还真说不定。
张献忠那种人,从来都是不甘平庸的,有钱有马,如果不造反的话,都不符合那厮的人设。
走走停停,在华灯初上的街道上漫步,朱由检心里挺难受的。
一场草原瘟疫,让京师之地的人口骤减七成多,原本繁花似锦的大街小巷,如今竟然出现一片颓然之势,很多民房的院子里、屋顶上,生了成片的茂密野草。
他一直忙于搞粮食、打仗、筹集钱粮、学外语等,几乎没有什么闲暇时间转悠。
今天,草包皇帝骤然放松下来。
第一次察觉,这个大明朝,不正如脚下这座京师之地,破破烂烂的,没什么生机……
……
‘就连京师之地都如此颓败,可想而知,大明朝的其他地方,该是一副什么景象?’
一边感叹不已,一边行走。
很快的,草包皇帝来到一片十分荒凉的街巷,放眼望去,一片萧瑟而黑暗。
那些低矮的民房里,偶尔出现一两盏灯,却犹如远古荒原上,瞌睡人的眼睛,眨巴眨巴着,似乎一转眼就要永远闭上。
“氢氦锂铍硼,碳氮氧氟氖……”
“钠镁铝硅磷……”
突然,一座类似祠堂的破败建筑里,传来一阵隐约的读书声。
不是大明朝读书人推崇的圣贤书,也不是流行话本小说和今古传奇,而是朱由检前世十分熟悉的化学元素表?
这让朱由检甚为惊奇。
须知,全面推广简易科学读本,目前只有大明学堂在茅元仪的地盘上才有,这京师之地,哪来的‘化学元素表’?
朱由检缓步走进那座祠堂。
七八名儿童,正在津津有味的读书。
一名落魄书生,手捧一本泛黄古卷,凑在一盏羊油灯前认真阅读,口中念念有词。
朱由检听了几句,大致确定,这书生所读的,应该是《易经》之类的古书,至于到底哪一本书,他却一点都不知道。
自己读古书,让学生读新学。
这书生,挺有意思呢。
草包皇帝迳直来到那书生面前,在一张十分破旧的椅子上落座,上下打量着,觉得这小子看着挺顺眼的。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