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隐忍不发?(第 3/4 页)
朱由检沉迷于酒色,怀里搂着红柳姑娘,泛舟西苑之上,心情舒畅,卿卿我我。
朝堂上,群臣们却吵成一团。
中山王徐允祯奉旨暂领朝政,魏忠贤、钱谦益、张瑞图等人辅助,处理大明朝的日常政务。
“辽西连发十余道疏,请求朝廷筹备钱粮、新式火器,火速支援山海关一线,朝廷却迟迟按下不表态,这分明就是要断送我大明的辽东大片土地啊。”
“是啊,山海关一旦被破,那些建奴铁骑三五日后,即可长驱直入,抵达京师城下,中山王可得想个办法啊。”
“此外,九边之地,同时遭到攻击,其中,大同、榆林、宁夏三镇,早已被破关!”
“山东、河南、山西几省,天灾不断,百姓流离失所,多有饿死之人横尸荒野,狼群野狗一个个吃的眼珠子都滴血了,朝廷为何不继续赈灾啊?”
……
听着文武百官的诘难,中山王徐允祯以手扶额,不声不响。
他这个‘摄政王’,简直太过委屈了。
他的主要任务,就是统辖京畿三大营,职责是拱卫京师的安全问题,对于筹措钱粮、铸造火器支援辽西之地,他根本就心有余力不足。
魏忠贤阴沉着老脸,眼皮耷拉着,也不吭声。
他就想看看,那些人跳腾的最欢,表现的最为忠心耿耿,而心里头却把大明朝根本就当成一只大肥猪,能宰一刀算一刀。
能咂一口血,撕下一片肉,口下绝不留情。
眼下的情况,他算是看明白了。
那些个口口声声‘为国为民’者,恨不得将自己的一颗心掏出来,让草包皇帝瞅一眼的,并非大奸大恶之人。
相反的,这些人对大明朝的忠心,完全发自内心。
只可惜。
空谈误国而已!
遇到事情,无论大小,无论缓急,先表一番忠心,泣血上陈,以头杵地,恨不得掏出心窝子来。
却谁都没个屁办法……
……
“钱大人,你看?”魏忠贤侧脸看向钱谦益。
治文官清流,还得文官清流自己来。
“各地告急,皇帝龙体不安,诸位同僚的心情焦急,也是理所当然的,”钱谦益淡然说道:“不过,凡事总有个轻重缓急,总得先理出一个头绪来。
就说说辽西的粮饷、新式火器一事,就不是很急,可以搁置一二,等到朝廷筹措足够的钱粮和火器,一并运过去便是了;
至于九边战事,诸位同僚可曾到现场去勘查过?
那些北蛮骑兵,现在境况如何?
胜了,还是败了?
哪位将军在前线抗敌?敌军粮饷、兵力配置、战略目的等,究竟是什么?诸位可有准确情报?”
钱谦益一开口,便将那些文官们给压了下去。
屁都不知道,就知道胡咧咧!
“此外,赈济灾民一事,是由魏厂公亲自督战,”钱谦益喝一口茶,悠然说道:“各地传报上来的灾情,到底有几分真?
几分假?
总计需要多少钱粮、人力?
而且,还需要将各层官吏雁过拔毛的那一部分钱粮计算在内,总共需要多少钱?多少粮?需要朝廷派出去多少人监督,方能保证赈灾钱粮一分不少的分发到灾民手中?”
钱谦益说着说着,脸色渐渐冷了下来。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