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创办大食堂,熬过艰难十年(第 3/4 页)
一个月收益是6000块。
他在做一个准备,多余的钱留着,等待十年后的改革开放,那时候就是自己纵横商场的时候。
就是这样,整个院子开始忙碌了起来。
有木头的出木头,有瓦片的出瓦片,有石头的出石头,还有锅碗瓢盆的出锅碗瓢盆。
经过了五天,就在院子里搭建了一处食堂,供三十多人都能吃饭的合伙制食堂。
这让胡同巷子里的其他人羡慕的不得了。
算起来这样还挺划算。
至于一大爷他们的工作,都已经跳槽到了其他钢厂继续干,工资相差无几。
傻柱秦淮茹,简单的领了证,一心就钻入了四合院的食堂事业当中。
秦淮茹跟傻柱的工资是张建军开的。
起先他们觉得对不起张建军。
张建军说,他们家也需要有人烧饭,再说冉秋叶怀孕,家里不能有油烟,傻柱烧的菜很好吃。
秦淮茹作为四合院内务总管,也兼具了张建军家里保姆工作。
洗衣服,扫地,外加陪冉秋叶聊天。
张建军大部分也在家里,陪伴冉秋叶,少部分的时间就是出去散散心,开车四处转转,看看这京都发展的形式,为未来做打算。
由于四合院的吃饭是记账形式,大多数人都吃得消。
不用担心吃饭,又跟得上营养,出去干活也就更卖力了。
这边的四合院是周围的典范,很多人羡慕这种模式,被街道里受到一致好评。
这样的情况,一直持续到了1980年。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