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章 渭水周刊(第 3/4 页)
“发表文章的收益?”
王宝钢有点困惑的反问道。
很显然,这句话他有点搞不懂。
发表文章还有收益的吗?
“我们的《渭水周刊》是要对外发售的,这对外发售,自然也就可以挣钱了。
我们成立周刊的目的,本身不是为了挣钱。
周刊的运作,书院会划拨专门的经费,所以挣的钱就可以充分的跟各个作者分享。
至于如何分享,你可以制定进一步的规则。”
马周这么一解释,王宝钢倒是有点理解了。
不过,他还是觉得有点奇怪,说:“马尚书,现在大家想要初版文章,都是需要自己花钱的,根本没有办法挣钱。
我们有必要这样子吗?”
“当然有必要,只要大家发表文章的积极性上来了,研究新技术的积极性才会上来。
因为只有不断的研究新技术,才有机会不断的在《渭水周刊》上面发表文章。”
马周很清楚李承宗要求搞出这么一个《渭水周刊》的目的,本质上是为了刺激大唐的科研的发展。
既然如此,那肯定是刺激作用越明显越好了。
……
“大王,我们蒸汽机已经有了明显的进展了,但是距离样机出来还是需要几个月的时间。
我觉得可以先把现阶段的成果在《渭水周刊》上面进行发表。”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