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欣欣向荣的纺织业(第 2/4 页)
这显然不符合太原郡王府的利益。
“自从我们的棉布作坊愿意出售相关的技术之后,太原王氏、范阳卢氏、荥阳郑氏、清河崔氏、弘农杨氏等世家大族都已经开始修建属于自己的棉布作坊了。
甚至今年的这些棉田,有一部分是在关中以外的地方种植的。”
马周知道李承宗很重视棉花种植,所以各方面的调查信息做的也是非常充足。
“除了棉花种植和棉布纺织,羊毛作坊今年应该也是发展的不错吧?”
对于此时的大唐,棉布和羊毛线应该算是新兴的两个纺织大项。
肩负着解决大唐将来的穿衣问题的重任。
“如果说棉布作坊发展的还不错的话, 羊毛作坊就算是极好了。
不仅长安城这里多出了好几家羊毛作坊,就连凉州、晋阳、幽州等地也有羊毛作坊出现。
如今羊毛已经成为了大唐商家跟草原牧民之间最主要的贸易物资了。
就像是我们的茶砖,今年售卖到草原上的时候,几乎都是换取对方的羊毛。”
“一下出现了那么多的羊毛作坊,各地的作坊在招募人手方面,有没有碰到什么问题?”
纺织产业在后世是就业大户。
一些大的工厂,动不动就有几万名工人,甚至更多的也有。
虽然大唐的作坊规模不可能跟后世相比,但是参考一下渭水新城羊毛作坊的规模,就知道这个行业还是很费人手的。
“去年由于河北战乱的原因,出现了很多流民,各地的作坊基本上依靠招募流民就能解决所有的问题。
但是在朝廷的努力之下,各州县也都在努力的安置流民。
所以后续如果再出现更多的羊毛作坊或者棉布作坊的话,还真是有可能出现用工紧张的局面。”
李承宗会提到这个话题,马周感到了一丝的意外。
因为从过往的情况来看,只要作坊想要招募人手,很少有招募不到的时候。
现在听李承宗的意思, 似乎后面会出现不一样的情况。
结合各个作坊的人数和今后的发展情况, 马周在心中快速的测算了一下,发现李承宗说的事情还真是有可能会出现。
“纺织棉布和纺织羊毛,都是可以通过改善纺织机来提高生产效率,这方面让渭水新城的匠人们多多努力。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