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八十一章 第三次齐周大战(第 3/3 页)

    隔了一天,早上有课,贺齐舟照例又是第一个赶到课堂,而李若谷则只比老先生早到了一会儿,悠哉游哉地坐在齐舟身旁。

    老先生扫了一下课堂中仅有的五六个人,叹息一声,真是一代不如一代,然后开始唾沫横飞的讲课。

    今天讲的内容是第三次齐周大战,正是贺齐舟最感兴趣的内容,因为这部分史实私塾完全没有讲过,而杨家好像对此也有点诲莫如深,自己只是粗略地有些了解,听那先生讲得那么细致,连平时私下还和李若谷交谈几句都浑然忘却了。老先生主要从二十年前北周皇室变故说起,天禧三十年,也就是在第二次齐周大战十余年后,周帝赫连春山对按中原习俗立嫡长子赫连清风还是按草原习俗立幼子赫连晨雾仍是犹豫不决,虽然更喜欢年仅十二岁的幼子,但还是顾及大臣们的意见,想等幼子长大些再册立。

    然而自己却忽然报恙病重,因二十五岁的长子长年跟随自己征战,在军中地位崇高,此时更是牢牢抓住军权,赫连春山希冀哪天能重得康健。为了平衡权力,将监国的权力交给二十一岁的嫡长女赫连明月,并让她照顾弟弟赫连晨雾,两方势力从此开始明争暗斗,北周朝庭暗潮汹涌。

    天禧三十二年春,经过十余年的励精图治,齐国的实力有了很大的恢复,又通过土玉浑买入了大量战马,看到日益混乱的周国朝廷,姜帝决定再次出兵北伐,任命诚王姜珪为元帅,杨征为先锋大将。

    皇帝听从了杨征的意见,兵贵在精而不在多,此次北伐集中了齐国的全部精锐二十万人,其中骑兵三万人,目的还是收复旧北燕国全境,将周朝军队赶回草原。

    先锋杨征直接掌控的部队只有五千人,这五千人都是从武备馆体系里培养出来的,不仅武功超群,兵法熟识,对杨征更是唯命是从,令行禁止。

    仅开战十日,杨征就率军往前推进四百里,收复城池十余座,直达北周南都燕京城下。由于先锋突击速度太快,后续部队无法跟进,只能在燕京城下苦等七日,白白贻误战机,姜琮大喜的同时恼恨弟弟姜珪无能,又拨出十万人交于杨征节制,还派出了太子姜杉作为先锋副帅。

    燕京被围,周朝震动,赫连清风亲率五万骑,连同镇远关守军及败退残兵五万人马,直扑燕京城,不想杨征围城为虚,打援为实,周军连日奔波兵疲马累之时陷入齐军埋伏,一番苦战后,只有一半人马逃回镇远关,而燕京城被围一个月后,四万守军不战而降,其中大部分竟然都是上次降周的齐军!

    杨征气势如虹,一面收拾北燕境内的周军残兵,一面集中主力,齐聚镇远关下。吸取了上次莽撞强攻的教训,杨征上书姜琮,希望调集全国骑,由其他关卡出关,绕道关外,袭往镇远关背面,对其形成合围,彻底解决后患,并让土玉浑东出大漠,袭扰北周旧王庭。

    但皇帝和群臣认为集中全国战马也不过十万骑兵,而北周骑兵尚未伤筋动骨,轻易都能集中十余万骑,那时在一马平川的草原上,很可能全军覆没;而土玉浑王庭则对西出大漠也持有异议,秋冬之际正是漠北苦寒之时,别说打仗,行军都会死许多人!

    “哼!”正当谭教授说得兴起,而课堂内除贺、李二人都昏昏欲睡外,忽然一声轻哼打断了谭教授的话语,谭教授怒目望向发出声音的贺李二人方向,沉声问道:“谁哼的?”

    李若谷起身陪笑道:“不好意思,谭先生,鼻子有些堵,没忍住!”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最近更新 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 神话之后 仙人消失之后 彼岸之主 五仙门 叩问仙道 修真高手的田园生活 玄鉴仙族 阵问长生 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 魔门败类 我在凡人科学修仙 山河志异 武圣! 盖世双谐 修仙琐录 过河卒 剑啸灵霄 志怪书 托身白刃里,浪迹红尘中
最多阅读 剑来 修仙:我能听到附近传闻 仙逆 神话之后 仙武之玉仙公子 过河卒 谋局 知北游 武圣! 彼岸之主 正青春 洪荒:签到千年,我镇压一切敌 小狐妃,太凶萌 不朽凡人 志怪书 我师叔是林正英 你们修仙,我种田 仙父 有种后宫叫德妃 洪荒之青虚